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精彩评论
站内搜索:
别让供热商品化变成垄断部门牟利的借口
2005-12-19 06:53:49 作者:谭雄伟 

  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城镇供热实行政府定价,要建立热价与燃料价格的联动机制。要求原则上各地区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供热商品化、货币化。(12月18日《京华时报》)
  我国原有的福利供热制度严重影响了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福利供热实行商品化、货币化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环境让我们不能不小心推进这次改革。
  历史的教训值得吸取。以1988年的物价和工资制度改革为例,原初设想每年物价上涨的幅度为10%,人均收入上涨幅度略高一些。但全国物价指数当年7月份就达到惊人的19.3%,社会上出现抢购商品和大量提取存款的风潮。
  而就供热来说,长期以来,中国城镇供热的价格体制长期实行单一计划模式,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其价值。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热价与燃料价格的联动机制。在实现热价与燃料价格联动的过程中,确保普通群众的取暖,不让热价脱离政府的控制范围,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智慧的挑战。
  与1988年的物价和工资制度改革不同的是,供热商品化有可能变成垄断部门涨价的借口。如果在未引入充分竞争情况下进行价格改革,居垄断地位的供热企业很可能会倾向于强化其特殊利益,使居民付出巨大代价。笔者的担心并非是多余的。在被称为我国“城市公用行业改革元年”的2003年,全国范围内的管道煤气、天然气、工业以及居民用水价格开始大规模调整,一时间价格高涨,老百姓颇有怨言。
  因此,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不仅热力的定价机制要逐步市场化,更重要的是要打破供热行业的垄断壁垒,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达到投资多元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改善供热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要加大国有供热企业的改革力度,增强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责任和能力。此外,还需运用税收杠杆来调整企业和居民的收支平衡,减轻其将要承受的改革成本。
  总之,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调价,更要动机制。只有摆脱渐进式改革的习惯路径依赖,采用整体推进思路,深入机制层面的改革,才能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否则,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就可能在一些地方成为垄断行业谋求私利的借口。
编辑: 李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