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精彩评论
站内搜索:
少征点幸福税提高交易税房价就能压下来
2006-01-04 10:41:00 作者: 

邹啸鸣

  目前的媒体有个奇怪的论点,好像坚信房价是“忽悠上去”的,于是需要“忽悠下来”。于是政府的主要精力就是打击投机分子惟利是图,媒体的主要精力就是配合着往下“忽悠”。而买不起房的潜在消费者则在这种“单向忽悠”的狂轰烂炸之下晕头,拾起来自传统文化的对“奸商”的仇恨,当作自己的判断依据。于是,那些向“奸商”开炮的学者都被看成是“良心”的代表,但问题是这些学者一套房子都不供给,所有的房子都是那些惟利是图的“奸商”供给的。这些“奸商”受到的打击越烈,那么垄断程度只会越高,房价也只会越高而不是相反。比如北京,房子的价格仍然在涨。

  于是,又把宝押在对房屋交易的征税上。因为,政府、学者和媒体对投机者的指责隐含一个逻辑:炒房者的“炒作”导致公众对房价会一直上升的“稳定预期”,这种预期其实相当于“泡沫”,导致人们消费的“不理性”,使得低收入者买不起越来越贵的房子。于是,征收交易税的目标是打击投机,将房价“压下来”。

  其实这近似奇谈。如果炒房者买了房子以后,房价涨幅超过房租涨幅太多,出现严重泡沫,那么,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自己租房子住,这将有效约束房价涨速;同时,生产者的理性选择是,更多的投资商会将资源集中到这个能够产生超额利润的行业,房产商会供给更多的房子,这也会将房价涨幅压下来。这个过程,政府什么也不用干,一切都会自然发生。但是政府对二手房征收交易税越高,交易量就越少,房价涨幅就越容易超越房租涨幅。

  如果房子不涨反跌,亏的是购房者自己的钱,他们并不会为此找政府的麻烦。如果炒房者买房子使用的是贷款,那么该担心的是银行而不是政府。如果人们可以赖账不还,那么问题存在于执法环节而不是炒房环节,因为其他的贷款也会面临赖账不还的问题。

  我不会去指责“暴利”,因为对暴利最有效的打击正是使消费者变成投资者参与投资,分享暴利。这种参与一定会导致价格下降。而真正值得指责的,是政府对参与竞争所设置的障碍。

  我也不愿意探究房产商的成本,因为在竞争条件下,成本高的企业会被其他惟利是图的企业所淘汰。所以,降低成本是企业自己最关心的事情,无需消费者和学者多管闲事。但是中国房子的成本则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那就是地方政府是土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惟一供给者。所以,降低土地开发成本不是商人所能左右的东西。

  我更不愿意去指责“投机”,因为投机者事实上是用自己的钱承担投机失败的风险。那些因为投机而赚了钱的人基本上都在媒体的注意力范围内,而那些因投机而亏钱的人,媒体并不关注。

  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子的问题,是收入能力问题,由于收入能力低,一切消费品都显得太贵。在农村,收入水平高的地区房子盖得也越舒适。某个地区的房子越破旧,原因是当地的生产力落后,并不是因为当地房产商的心太黑。手机1万元一个的时候,低收入者何必要省吃俭用买个手机来炫耀呢?又何必因此指责手机商的心太黑呢?所以问题的关键要检讨是什么约束了人们的收入能力的提升。

  政府如果真想提升房子为低收入者提供的福利,那么所应该做的:1.鼓励更多的房产商参与竞争以压低价格;2.退出土地的垄断地位,对通过二手房买卖而能拥有房子这样的交易,少征点“幸福税”。3.放弃更多行业的垄断地位,降低税率,以鼓励私人在这些行业增加投资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另外,千万不要指责购房者“不理性”。房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不动产的保值能力。购房者之所以用房子保值,是因为产生了对货币贬值的预期。黄金近来升值到26年来的最高点,也在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着这种预期。当然,房子要能够担当此重任,还将建立在对政府政策的稳定预期基础上,起码购房者希望政府最终会将房产“70年使用权”延长为永久性使用权。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