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精彩评论
站内搜索:
仅靠实名制难阻炒房冲动
2006-02-13 07:17:49 作者:□乾羽 

  2月10日,建设部公布了今年工作的要点,建设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其中,为了遏制炒房,将落实商品房预(销)售合同联机备案和实名制购房制度。(2月12日《京华时报》)
  在道德语境中,拔高房价、加重民负的炒房行为无异于一种“趁火打劫”的投机。因此,在房价飞涨的现实窘境中,叫停恶意炒房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思考遏制炒房的具体举措时,笔者却产生了一个忧虑,这就是:在富有冒险性的经济理性面前,实名制购房制度能否阻挡住炒房者的牟利冲动?
  从经济角度看,炒房行为也是一种投资。炒房者之所以愿牺牲道德形象做一个经济“小人”,就在于炒房行为能够带来巨大的、他们认为值得的利润。如果,炒房行为的获取小于其它可以兼顾道德形象的领域和产业,相信炒房者也不会甘愿背负民间和官方的双重指责。所以,炒房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房产本身的惊人暴利;二是投资渠道的单一。
  相应地,要从根本上杜绝炒房的行为,也需要从以上的两个方面入手。于房地产行业本身来说,就是要规范其健康发展,消除其被炒作的可能。事实上,炒房行为之所以发生,之所以引起民怨,最基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在这种缺陷未被完善之前,房地产还是一块诱人的商业蛋糕。只要有一丝微弱的可能,嗅觉灵敏的资本就会蜂拥而来,见缝插针。
  同时,于投资多样性而言,政府也应拓宽百姓投资的渠道。正如经济学家茅于轼所说:解决房价走高的根本办法在于市场,政府要为百姓的游资提供分流渠道,譬如投资教育、城市基础项目建设等,让老百姓获得收益。只有钱流动起来了,拥堵在房地产行业的大量资金才会有效分流,房价才会降下来。如果缺少这样的投资渠道,对一些人来说,炒房无疑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而此次,建设部实施的实名购房制度却未能变动原有的格局,最终恐怕难以有效地阻挡炒房者牟利的冲动。在限制面前,炒房者可以利用亲人朋友或者利益伙伴的身份进行购房,也可以通过精心的公关越过这个限制。也就是说,实名购房制度可以增加炒房的难度,但至于效果,恐怕会因炒房利润的巨大而遭消解。
编辑: 李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