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精彩评论
站内搜索:
■大众时评:“世界第一”,做给谁看?
2006-03-30 07:49:09 作者:□王如林 

  据《羊城晚报》3月27日报道,世界最高电视塔、世界最大摩天轮、世界最长拱桥……广州打着“世界之最”名头的项目越来越多。正在召开的广州市两会上,有人大代表质疑:有必要追求那么多“世界第一”吗?
  并非不能追求“世界第一”。如果这样的“世界第一”是为了满足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而必须做出的投资,那么不仅不应该质疑,反而要大力提倡。问题在于,兴建这些明显耗资巨大的“世界第一”工程是否真的那么迫切,或者说即使迫切的话,是否也非要弄个“世界第一”才行,“世界第二”就达不到目的了?有多少实际的需求在里面,又有多少别样的目的在里面,这才是代表们质疑的地方。
  勇争第一,显示了决策者在发展上的魄力和勇气,但放在当前中国整体发展态势的大背景下,在一个城市中出现如此多“世界之最”的建筑,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是什么让相对理性的政府坚持大兴土木呢?笔者认为是“政绩效益”在作怪。政府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建设,需要进行严格的成本和收益评估,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政绩效益”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不管怎样,先把这个名头响亮的“世界第一”占住,在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中体现自己的领先地位,从而在自己的政绩簿上划上重重的一笔。这种思维恐怕在决策中起了很大作用,在宣传中刻意突出“世界第一”的称号则更为清晰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说到底,这些“世界第一”的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形象工程”,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听到的“豪华广场”、“豪华办公楼”一样,它们的成本也太高了些。
  国人似乎对“第一”这个称号有着特殊的偏爱,小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大到政府的投资建设,这种“第一”的心态无处不在。追求第一本身没有错,但一旦脱离了自身能力和实际需求,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政府盲目追求第一,其危害甚烈,不仅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损耗,而且会产生一股浮躁之风,结果会掉入“第一”的陷阱,陷入为了第一而追求第一的怪圈。
  相对于我国目前很多不切实际的“世界第一”,我们更渴望听到这样的“世界第一”,比如我国儿童入学率居世界第一,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率居世界第一……
  整合我国目前并不丰富的资源,集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尖锐的矛盾,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的成果,应该是各级政府更应关心的问题。就像一位人大代表所说的,如果拿出这样的力度来搞社保、教育和卫生事业,我们的社会将更美好。虽然与那些“世界第一”的大工程相比,这些事业见效慢一些、政绩也没那么显著,但它更符合我国政府的执政思路,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编辑: 李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