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房贷金融
站内搜索:
对低首付购房者的按揭贷款也要“喊停”
2002-11-19 12:00:00 作者: 

  近年来,商品房市场的火爆有力地提速了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刺激居民消费并为安居乐业的社会稳定局面提供了保障,其中,商业银行推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功不可没。

  中国人民银行8月1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贷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1998以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迅速上升。截至2002年6月底,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6630.1亿元。截至2002年8月末,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

 
  但是,由于我国个人购房消费者的财力和信用都缺乏透明度,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又增加了住房贷款的风险。所以,中国人民银行严令禁止各种形式的“零首付”住房按揭,必须在首付20%的总房款之后,才允许按揭贷款,还款年限大多是20年,目的是确保购房人具有一定财力,并且控制月还款的金额在购房人的支付能力之内。这样,商业银行的每一笔垡业务都将是“零风险”,住房按揭贷款才会良性运转。

  记者暗访,亲历“低首付”

  然而,近期北京楼市中有部分发展商为了吸收更多客户,推出了一种首付总房款5%的变相低首付办法,实际操作是,在购买期房时,购房人只需首付总房款的5%,就能够得到商业银行总房款80%的按揭贷款,剩下的15%房款由发展商代为垫付,从签订购房合同之日起到现房交付之日期间内,购房人再把这笔款项无息还给发展商。笔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在京东某知名楼盘售楼处,售楼人员肖先生告诉笔者,以该楼盘第7座15层南向一套建筑面积147.67平米、实用面积108.56平方米的三房二厅二卫商品房为例,交付使用期为明年5月份,原价每平方米8710元,总价1255691元。如果首付20%,可享受9.2折优惠,报价如下:总金额1155235元,首付255691元,月供6622元;如果首村5%,则只能享受9.5折优惠,报价如下:总金额1192906元,首付仅59290.6元,月供6700元,到明年5月交付日前,再把发展商垫付的15%总房款还清即可。

  随后,笔者来到位于东直门外的某高档公寓,一套T13座E3户型,入住时间是2003年12月30日,建筑面积为117.89平米的二房二厅二卫公寓报价如下:总价1295300元,首付20%为259060元,贷款103万元期限20年,月供6820元,如果首付5%,仅需64765元,剩下的15%由开发商垫付,入住之前业主需要还清。

  以上两种做法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购房人提供了低首付按揭贷款的便利,也是当前其他有这种情况的楼盘普遍采用的办法。发展商一方认为,为购房人垫付总房款15%的首付金额,并且是无息提供,是为了减轻购房人在期房时间段内的购房负担,对银行而言,也是变相保证了20%的首付款,而且风险是由发展商承担,是“牺牲发展商自己的利益促进楼市繁荣”。

  低首付“喊停”的理由

  发展商打出“低首付”的“擦边球”从法律角度上看,却也没有出格。而实际情况是,央行令行禁止的低首付一个目的是,预防个人购房者还贷的风险。在房屋抵押给银行的房屋只能靠银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去进行拍卖、转让予以解决。银行方面对于房地产市场并不熟悉,又没有合适的变现渠道,因而在房产变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产的流失。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目的是,防止期房开发的发展商促成期房销售,拿购房者的定单套现商业银行的按揭贷款,作为期房开发的滚动甚至启动资金,这才是更大的风险隐患。这也是近年来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一种催化剂,同时也是许多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剧增的一个祸根。上述首付5%总房款的做法只适用于期房销售,在目前现房销售中还未曾发生,而购房纠纷和信贷风险也大都发生在期房交易中,同时与央行禁止低首付主要是为了降低期房风险的目的相悖,所以,低首付住房按揭贷款也要“喊停”!

  据央行有关人士介绍,未来房屋地产金融政策将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继续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积极支持住房销售;二是关注金融机构贷款集中度,防止信贷过程集中房地产业;三是通过信贷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结构的调整;四是鼓励银行为房地投资和消费提供多种金融中介服务。第三,针对消费信用制度约束的现状,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发达规范的住房信贷制度。

  因此,发展商与代理商在商品房销售中,应该积极配合央行关于降低信贷风险的一系列金融政策,促进商品房市场可持续发展,更细致、更安全地为广大购房人服务。即使是潜在风险尚未发作的低首付住房按揭贷款也要“喊停”。(任其海)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