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房贷金融
站内搜索:
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人为何要多缴2亿元利息?
2003-02-12 12:00:00 作者: SRC-81

       近日,笔者接到银行寄来的一份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通知书,通知从今年1月起,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从原来的4.65‰调整为4.2‰。其实,这利率去年2月份就调整了,但有关监管机构硬是规定,新贷款执行新的利率,老贷款利率要从今年起调整,整整拖了一年。
  银行的通知书上说得明明白白,利率调整后每月将少付100多元利息。笔者查到了一个数据,2001年6月底,全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454亿元。以此基数计算,因利率未及时调整,全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人一年中多缴了2亿元的利息。规则公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准则,就因为规则不公平,个人住房贷款人居然多付了这么多钱。

  日前,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透露,要改进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在不断思考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得较为深入的是《对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其政策的反思》一文。文章作者蒋海等认为,金融市场失灵的根源在于非对称信息和不完全契约,金融的脆弱性、传染性等只是这一根源的外在表现。并进一步提出最优的金融监管政策安排应是:加强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建设,解决金融过程中契约不完全的问题,改革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充分运作市场约束加强金融监管。

  其实,制度安排是手段,反思金融监管制度安排也好,重新进行制度安排也罢,都是为目的服务的。金融监管的目的,自然是纠正金融市场的失灵,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如果监管反而使社会公众利益被损害,那就明显违背了监管的目的。

  老贷款利率从今年调整,也许是监管部门想帮银行一把,使银行减轻点不良资产的压力。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曾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划走了巨额不良资产。可过了几年,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显然,帮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治理不良资产更多的还是靠手段。所以,在构建新的金融监管体系时,如何规范监管人的行为应是重中之重。即使排除监管人过多考虑被监管人利益的问题,监管人还有一个自身利益的问题,需要通过最优监管契约的设计,建立监督、考核监管人的体系。

  监管思路也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大禹治水的故事伴随着中国历史一直流传到现在,已为国人所熟知,但似乎不为监管人所了解。金融监管中,监管人习惯于堵,不善于疏。企业自然是要谋利的,我国金融业历史欠账较多,谋利的冲动更大。不难想象的是,如果把金融企业的手脚捆得过死,势必会造成“突围”,从而带来更大的风险。银行资金通过票据进入股市、证券公司大揽委托理财资金等无不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

  监管实在应该好好学学开渠引水的做法了。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