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房贷金融
站内搜索:
房贷证券化真要来?
2003-03-20 12:00:00 作者:陆蓓 SRC-44

继“房贷政策可能调整”的消息之后,这两天,“住房贷款证券化”又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传闻一说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将在全国首推房贷证券化;传闻二说央行可能成立按揭证券机构来规范整个房贷证券市场的运作。而在住房金融业内人士看来,这又是一场滚过的惊雷,雨点还不知何时能下。

“房贷证券化”是个金融创新品种,即银行把房地产抵押贷款集中起来,重新分割成证券,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市民去年接触到的爱建信托“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上海国投“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可以说是房贷证券化的雏形。但是,房贷证券化比这些要复杂得多,针对的投资者也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市民并不适宜参与。

雷声响了几年

我国的住房贷款业务已经诞生10年,而“房贷证券化”的雷声也响了至少5年,1998年,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就在全国银行界提出要“试行房贷证券化”,并且仔细研究美国的专业机构“房利美”的运作模式;去年,在上海举办的第35届亚行年会上,建行行长张恩照还就房贷证券化进行了专题演讲。

去年,建行和工行都把房贷证券化的方案上报人民银行总行及国务院,但均未得到最后的审批。昨天,建行一位房贷专家向记者透露:现在人民银行正在制定房贷证券化的管理办法,等办法一出台,建设银行就开始操作。建行总行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证券化机构处,并从美国“房利美”聘了一位专家坐镇筹备。

美德模式之争

房贷证券化之所以在我国银行界“好事多磨”,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这一业务运作系统的模式之争。而这两天的传闻,也印证了这点。传闻一说该业务首先在建设银行推出,“拷贝”的是德国模式,这就是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机构来运作,被证券化资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银行,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而传闻二说央行可能成立按揭证券机构来规范整个房贷证券市场的运作,拷贝的是美国模式,也就是在银行外部设立一个特殊机构,将银行的资产买过来,这样从理论上更符合“真实出售”,美国的“房利美”就是这样一个机构,房利美(FannieMae)向银行购买住房贷款然后将之证券化,证券的发行规模仅次于美国国库债券。

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孰优孰劣,不能简单下结论,关键是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专家认为,如果实行美国模式,我们有两个障碍难以逾越: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一片空白;二是特殊机构发行管辖权的问题,这将深刻影响政府部门权力与利益分配格局,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雨点总是不下来”。有人猜测中国可能会借鉴德国模式,那么建设银行极有可能“先吃螃蟹”。

银行左右为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银行业内部对房贷证券化业务有点“口是心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目前是各商业银行最优质的资产,违约率极低,如果房贷证券化,银行利润肯定会大受影响。所以银行也左右为难,希望沿用德国模式,尽可能地“肥水不外流”。

但是,也有专家明确指出: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量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将日益受到重视。银行吸收的资金以短期为主,而发放的住房贷款却几乎都是10年甚至20年的,“短存长贷”的问题也将浮出水面,这将不得不求助于资产证券化。所以,“雨点总是要下来的”。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