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房贷金融
站内搜索:
广州购房按揭门槛提高
2003-05-16 12:00:00 作者: 

 

  记者从多个近期购房者那里得到的情况:如今像去年那样轻易地从银行那里获得8成按揭贷款的可能性已极少,绝大多数情况下,购买新房只能申请7成按揭。据悉,在国内其它大城市例如上海等,虽然有关情况不尽相同,但相当一致的一点是:目前购房贷款门槛业已悄然提高。

  公积金贷款降为七成

  去年,在广州购房办理按揭贷款,除了二手房只能获得7成贷款外,无论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40岁以下的广州本地户口申请人都可以较为轻易地得到高达8成长达30年的贷款。

  然而从去年底开始,就在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原先的16万元大幅提升至25万元的同时,公积金贷款申请8成按揭也被“叫停”:“个人住房贷款额度从按不高于所购住房评估价值的80%计算调整为按不高于所购住房评估价值的70%计算”。美林海岸花园负责购房按揭贷款的肖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办理按揭的购房者,不管是选择公积金贷款还是商业贷款,申请并获得8成按揭的比例都很高,但从今年以来,除了少部分购房者可以获得8成商业贷款外,所有申请8成公积金贷款均被驳回,公积金按揭贷款最高限额全部由8成下调为7成。据肖小姐透露,今年来美林海岸花园购房者中能够获得8成按揭者已不足30%,而7成按揭者却已上升至50%以上,同时6成、5成甚至4成3成的比例也开始有所上升,而8成按揭者比例正在不断下降。

  商业贷款重回七成“标准”

  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邓华明科长表示,7成按揭是目前国内银行界公认的较合理的“标准”。前几年由于各大商业银行间竞争剧烈,在广州、上海、北京甚至国内各大城市曾有相当长时间,各大商业银行为争夺市场而推出高达8成(个别城市甚至有超过8成者)的住房按揭贷款。如今很多商业银行都自动“修正”了其住房按揭贷款比例,重回7成按揭贷款。

  邓华明认为,银行要求购房者自己首先付出30%房款再申请7成按揭贷款并不过分。一般来说,由于后推楼盘大都不仅结构更为合理,选用建材更佳,环境更优美,性价比更高,尤其是近年来广州房价一直在走“下坡路”,因此所购房屋在一二年后房价下跌20%并非没有可能,这便意味着不少8成按揭贷款所购楼房有很大可能变成“负资产”,倘若购房者选择“断供”,银行方面所冒的风险确实极大:银行将不得不接受这些极不愿意收回的不动产。

  不过邓华明再三强调,虽然有央行的“风险警示”,但由于市场竞争剧烈,而且房贷目前仍是国内金融界风险相对较低的贷款业务,各大商业银行都不会轻易“放手”。记者在采访时,多家商业银行都表示不会出现购房按揭贷款难的问题。

  因此,虽然广州购房按揭贷款“门槛”确实在悄然提高,但住房按揭贷款难的问题不会在广州出现。

  银行被动应对个贷风险

  据工行的一份资料显示,贷款买房者中,约有1/5到1/4的人出现过没有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有的只出现过一次,而有的则在贷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现过三四次以上。一方面是按揭成数暗地里被“拔高”,另一方面则是“断供”隐患凸显,银行业界面对的风险可想而知。

  对银行资金而言,储蓄资金的短期性与房地产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按揭)的长期性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银行若持有大量无法变现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随时有可能引发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金融恐慌”造成金融风波。金融界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不宜超过其总贷款余额的20%,否则将会严重地影响其资金的流动性。据悉,广州市2002年底银行总贷款余额为7498.35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308.58亿元,其比率业已高达30.78%;有关专家测算,到2005年,广州全市个人购房抵押贷款(按揭)将高达4160亿元,占总信贷规模的比率将超过20%,仅从这一角度看,中国金融业界采用任何举措来防范或降低金融风险,都可说是“不为过”。

  然而问题在于,不断降低消费者购房置业的“门槛”,使“居者有其屋”,人人得以“安居乐业”,这才是市场乃至社会所期盼的结果。(黄博华)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