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家居装修
站内搜索:
时尚的老家具
2003-04-22 12:00:00 作者: 

  我对老家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老家具构成了我思乡情结的一部分,它是物质的,也属于审美层次的,我对美术的爱好多少受到它的影响。
  六年前我从浦东搬到田林地区,在装修新房时开始迷恋老家具,从福佑路地摊上淘了几件回来,但因为房子还不够宽敞,玩得不过瘾。这次我们家搬到南浦大桥桥堍附近的新建小区,在装修新居时,我有点疯狂地将老家具搬进新居。

  八仙桌,它是我家的亮点。核桃木的,牙板浅浮雕,卷草纹加四季花卉。桌面是披麻披灰的,玄色哑光,从这个工艺分析,它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产物。

  三屉闷柜,老榆木的,深褐色。走进我们家,第一眼就看到它。在中国人的家居格局中,客堂里通常放一张长长的供桌,前面是八仙桌,两旁是太师椅,显出一种豪门世家的秩序和威严。在新式公寓房里,没有条件做出这样的格局。于是我就选择了闷柜,因为它比较平民化。

  炕头柜,也是老榆木的,浅褐色。这种炕头柜原来是放在北方农村炕上的,稍矮,敦实无比。而我们家有两个挑窗台,我就在窗台上做市面了,北窗台上放这张炕头柜,上面搁一块灵壁石,压得住分量,有点泰山石敢当的味道。

  炕几,它是炕头柜的兄弟。在我们家的主卧室,有一个南窗台,我和太太喜欢像北方人那样盘腿坐在上面喝茶,沐浴阳光。这样的炕几在上海已经很少见了,它是柏木的,有农家味,搁茶壶正好。

  花几,是榉木的,深褐色,牙板上四周雕花,细节处理得很精致。放在两扇门之间的一块白墙前,上面搁一块瘦骨嶙嶙的灵壁石,很有观赏性。

  万历柜,老榆木的,栗壳色。它不是纯粹的老货,作为两扇门的窗板是我从苏州文庙买来的,底下的挡板其实是一块床楣,是我从同里买的。有了这些材料,请一家老家具店根据我的图纸,用老榆做成这个万历柜。

  茶几,柏木,原木色。它其实是一个马桥,搁在马背上驮货用的,我在虹许路一家老家具店的角落里看到了它,买回家后自己上蜡、抛光,上面配一块厚玻璃,成了一张茶几。

  在书房里,还有一口来自苏州的榉木书柜,浅浮雕的门板如今也不多见了。明清两代,榉木在江南一带比较普遍,工匠们在黄花梨断档的时候就以它替代,因为榉木与黄花梨在油性和木纹上很相似,所以苏州的榉木家具小心翼翼地保留了黄花梨家具的一些印记。在硬木家具越来越少,并且价钱越来越贵的情况下,收藏做工精良的榉木家具显然是明智的选择。

  花板,这次装修用了好几块花板,它们分别是我从绍兴、苏州、扬州、周庄、同里、朱家角等地买来的。我是有预谋的,我早就想好了,将它们当作一种文化符号,阐述我们的装修主张。现在,它们被镶嵌在厨房、书房及卧室的门板上。还有一张茶几,也是用花板做的。我还用它们做成镜子,在太太照镜子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张唐伯虎仕女图中的脸。

  在小心翼翼地与这些老家具一起聆听晨钟暮鼓之时,我体验到了中国文人的趣味和工匠的想象力及中国文化的同化力,也感受到了上世纪初上海的开放度和兼容性,以及对外来文化的自信把握。
 

编辑: yangshu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