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地产研究
站内搜索:
二手房回报高 房贷审核从严未阻交易升温
2005-02-06 09:48:59 作者: 

二手房贷款审核已越来越严,但二手商品房近两月成交量却较前两个月增17%

    随着二手商品房交易量的逐渐提升,已购公房在二手房交易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动摇。尤其是近两个月,二手商品房交易量已占到总成交量的52%,远远高于前两个月35%的成交量。这主要得益于金融机构对二手商品房贷款的倾斜政策。

    事实上,在上海等二手房市场发达城市,二手房交易主体均为二手商品房,因为该产品房源充足,户型相对合理,投资潜力大,更适人居。

  二手商品房交易量大幅上扬

  临近新年,二手房市场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交易淡季,据北京顺驰市场分析显示,从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中旬这一个月来,二手房租赁及买卖市场的成交量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二手房成交量下降了近16%,租赁成交量也下降了20%.但二手商品房交易却异军突起,成交量高达52%,比前两个月高了17个百分点。

  “链家”市场研究中心最新数据也显示,2004年二手商品房的成交量增长幅度最大,较去年增长了150%;公房成交量较去年增长了83%;经济适用房成交量增幅最小,为41%.“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数据也表明,虽然2004年二手房市场的主体交易品种与2003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但二手商品房交易从今年年初就已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趋势,交易量占到全年总交易量的21.5%.

  投资回报率在二手房产中最高

  北京世邦信义经纪公司总经理冯其义认为,二手商品房之所以能日渐走红,主要原因是其投资回报率在二手房产品中最高。因为二手商品房小区大多配套成熟,价格经过市场的考验已更趋于合理。而已购公房房价虽低,但居住环境不好,且实用年限较短,与二手商品房相比,投资潜力渐弱。目前很多投资者已开始将目光从新房转向二手商品房。

  据北京顺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二手商品房交易行情看好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北京二手房消费观念较以往已有很大变化,以前二手房买家多为需求型购房者,而现在增加了不少改善型购房者。由于二手商品房大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的建筑,房屋设施和户型设计能较好地满足置业者的居住需求,而且价格要比同区域的新房便宜30%左右。再加上某些区域,如CBD、中关村等新建商品房数量日渐减少,供求失衡,导致二手商品房备受热捧。

  据了解,目前二手商品房源充足的地区交易量上升速度也较快,“链家”统计数据显示,宣武区二手商品房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5.8%,相比2003年上升了128%,成为四个中心城区交易量之首,这主要是因为该区二手商品房供应量较充足。

  “链家”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在二手商品房中,投资二手公寓的客户较多。目前二手公寓租赁价格每平方米5000元至10000元以上不等,租金高低除了取决于房屋面积及物业所在地段是否具有优势外,还与物业自身的配套、装修、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等息息相关。目前二手公寓投资回报率一般在7%左右。

  房源增加成交量未受限贷影响,部分银行甚至偏重二手商品房贷款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二手房贷款将受限的说法,“链家”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其实自2004年4月以来,北京的部分银行便有意识地对二手房贷款成数进行了限制,特别是对高龄二手房限制得更严格。但二手商品房因年限较短,所以在贷款时受限并不多,部分银行甚至还会偏重二手商品房贷款,这也促使更多的投资者将目标转向二手商品房。

  北京顺驰市场分析人士也表示,近期上市的二手商品房大约有67%都办理了按揭贷款,以前转按揭贷款手续烦琐、复杂,影响了二手房成交量,如今,随着众多银行转按揭贷款业务的陆续推出及完善,使商品房进入二级市场更加顺利,不仅大幅增加了二手商品房的房源,也提高了其成交率。 
 

来源:新京报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