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地产研究
站内搜索:
专家:检验房贷比重的标准要具体分析
2006-03-22 10:18:18 作者: 

包宗华

    春节前,有位业内人士向笔者提问:银行界有人指出,如果把建筑单位垫款和住房预售款加起来计算,在住房开发资金中银行贷款估计占到50%~60%,因而加大了金融风险,这种提法是否具有“科学的充足理由”。
   
    笔者意见是,要评论这种提法是否具有“科学的充足理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而且有的问题还要从头说起。

    金融学ABC

    记得当年在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时,老师举了一个简单例子:一个企业家有一家工厂,由于善于经营,每年能获纯利10%。如果把利润全部攒起来不花,大体要用10多年时间筹齐建设资金和建成投入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才能开工建设第二家工厂。而在现代金融业诞生以后,大体在经营两年取得20%的利润后,就可以用工厂做抵押,通过各种融资手段贷得80%的资金而开始建设第二家工厂,从而把建设速度提高5倍以上。举这个简单(实际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的例子,为的是说明,现代金融业诞生以后,通过它强大的融资手段,尽最大可能地集聚社会上可以集聚的资金,用以支持发展生产和建设,使得生产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5倍甚至更高的倍数,这就是现代金融业的伟大作用。应该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内,一个企业或一个实业家有1万元资金只能搞1万元的生产或建设,应是金融业不发达和社会落后的表现;而一个企业或一个实业家有1万元资金能搞5万元甚至更多的生产或建设,则是现代金融业兴旺发达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可是,最近几年来,有些媒体上发表的文章,还在宣扬一个单位拥有1万元资金只能搞1万元的生产或建设的旧观点。因此,有必要大力宣传金融学ABC,使大家了解1万元资金能搞5万元甚至更多的生产或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现代金融业发挥作用的表现,是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需要。

    这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我国房地产的融资水平是否过高的问题。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4年,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企业自筹的占30%左右,按此计算出来的自有资金与贷款融资资金的融资比,只有三分之一,与西方国家相比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面对房地产开发融资比处于落后状态的实际,提出房地产和住房贷款比重过大而带来了金融风险的论点,明显不具有“科学的充足理由”。

    提出一种论点要重视两条根据

    第一,要重视以事实为根据。我国住房开发经营资金中虽然银行贷款占一半,但是这些年来,四大银行的住房不良贷款率为1.5%,与全国平均不良贷款率为5%左右相比,属于“低不良贷款率”,是商业银行的“黄金资产”。由此可见,银行贷款比重大因而风险大的论点,没有以我国这些年的事实为根据,只是一种纯推理性的“假设”。

    第二,要重视以国家的政策导向为根据。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房地产业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既要坚定不移地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又要坚定不移地促其稳步发展”。只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可以预测到2020年以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将持续稳步发展,并会有效地防止出现萧条和产生金融风险。这里要说明一点,在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中,住房投资占70%左右,因而我国的房地产业是以住房为主体的产业,消费热点也主要来自住房消费。由此可见,提出住房的银行贷款比重大因而风险大的论点,没有以政策导向为根据,也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不相符。

    如何看待银行业贷款比重

    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的构成,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银行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地产贷款自然会主要来自银行并占据很大比重。例如,东南亚的泰国和我国的香港特区,房地产贷款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比重高的年度,房地产贷款占到银行贷款总额的40%左右。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构成,也是银行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到2005年末,我国银行存款已达14万亿元,而贷给住房开发的只有1万亿元左右,相比之下说明,我国住房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比重是偏小的。 

    还有一类是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的构成。据了解,有的西方国家不仅有上百家各种各样的银行,而且还有其他大量具有贷款职能的金融机构。这样,就不会把住房开发经营贷款的重任全都压在银行身上。例如,美国许多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中,来自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往往高于来自银行的资金。金融业机构的种类多了,金融服务办法就会多样化,不仅令市场有更多选择余地,而且通过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快了金融业发展和营运水平。而在我国,除了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还处于种类少、数量少、力量弱的局面,这就是我国住房开发贷款主要来自银行的原因。如果金融机构多元化也适用于我国(这需由主管部门决策),就有必要通过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步伐,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全融业。在没有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以前,银行贷款比重大是责无旁贷的。

    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这些年来我国的住房融资比相对落后,住房开发经营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占的比重也偏小,但因为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据的主导地位,银行贷款仍然在支持我国住房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1998年7月1日我国全面实行住房商品化算起,至今已有7年多时间。7年来,我国城镇共建设住房40多亿平方米,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5平方米上升至26平方米,而7年多累积起来的空置房到2005年底为1亿多平方米,如果按累计计算,7年累计空置率为2.5%,说明这些年住宅建设快速发展符合市场需求,总体来说是健康的。按上述银行界人士的计算,占总量一半以上的商品房,有50%~60%的资金来自银行业,恰恰有力地证明,银行业贷款支持在住宅建设里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贷款比重大,做出的贡献也大,应是辨证地看待银行住房贷款比重大与小的第一理念。遗憾的是,有人不顾银行贷款作用巨大的事实,却只着重讲贷款比重大因而风险大的“假设”,这样的观点恐怕谈不上理性与科学性。

    当然,发展规摸越来越大,自然会带来更艰巨的任务,潜藏着更大的风险。怎样迎接这种挑战,可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认为贷款越多风险越大,希望采取压抑办法;另一种则认为,不断地向大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只能与时俱进,勇于迎接挑战,并在发展中努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后一种显然是健康的发展观。

    具体来讲,首先是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许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鉴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当国家经济发生整体性的危机或风险时,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金融危机。对此,我国政府已予以高度重视,并在不断地加强宏观调控工作。其次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加快金融业的前进步伐,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提高金融贷款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地增强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

    (作者为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