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社会中产阶层的多少,是一个城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指标。就北京来说,国际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社会中产阶层的壮大速度要比全国速度快得多。在这个社会中产阶层飞快发展的过程中,北京的低密度住宅也迎来了一次机会,因为这些适合居住、品质不错的低密度住宅正是社会中产阶层的首选。 社会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通常以收入作为主要标准。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社会中产阶层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层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社会中产阶层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中产阶层,是比较“高标准”的中产阶层,即在经济上,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至5万美元。只有达到如此收入,才有可能在这些地方买得起一套像样的“社会中坚标准”的商品房,满足社会中产阶层至少有一套房子,多数有一辆车子的隐性标准。 关于社会中产阶层的流行定义是这样的: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坚水平。 他们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有追求高档住宅的能力与强烈的意愿。他们奋斗在繁忙的都市,事业上对都市有强烈的依赖,同时他们又向往健康、休闲的居家空间,这使得他们的理想居所指向位于城市近郊的低密度住宅。这一阶层的强势兴起,对近郊高档低密度产品形成了强大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北京楼市面对社会中产阶层的低密度第一居所总量供应并不多,这些供应主要集中在四、五环周边或交通便利的郊区,总价在6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产品形式主要有高板、多层住宅、带电梯的多层住宅、Townhouse、经济型小独栋等,如南三环边多层带电梯的晶城·秀府,东南五环边万科青青家园、亦庄的金地格林小镇、通州的珠江国际城、良乡的绿城·百合公寓等。 这些低密度项目总价不高,又满足了社会中产阶层对住宅环境、住宅品质的高要求,受到了社会中产阶层的青睐。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社会中产阶层的“崛起”,近郊的低密度第一居所市场空间很大,这种产品将成为北京未来楼市的主流产品。 文/一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