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济南新闻>时政民生
站内搜索: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地产
2005-04-21 11:53:00 作者: SRC-400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2005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主题,成为各行各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区,和谐社区的基础是和谐地产。因此,建设和谐地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房地产就谈不上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纵观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以不和谐为主调的发展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工矿式地产。在“先生产,后生活”和“赶英超美”、“大跃进”等政治口号下,不管三废污染,不管生态环境,毁田砍林,建成一大批以工厂、矿山为主的钢铁城市、煤炭城市、石油城市、棉纺城市;生活区、商业区和生产区混在一起,机器轰鸣,烟窗林立。进入六七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最高指示使房地产变形,成为战备地产。沿海、沿边的城市建设被迫停止,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劈山造城,挖地道、筑防空洞,随时准备打仗,打大仗,打核战争。城市伴随着恐惧向山区、向地下发展。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由于城市建设欠债太多,加上千千万万的知青、下放人员回城,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三代同室和棚户区比比皆是,房地产又成为还债地产。不讲造型和功能,简陋、粗糙的筒子楼成为全国地产界的老大,只要能遮风避雨,能住人就行。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房地产光辉灿烂的世纪。随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房地产业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转化为国际地产。大中小城市都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开发商建高楼,市长建高架桥,全国就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工地;建筑产品体量之大、品种之多、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海洋蔚蓝色的西洋文明和文化”遍地开花,现代建筑拔地而起,湮没了中国传统的地方特色。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城市在无序的发展中向外迅速扩张,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土地资源递减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快速增长的房价,市民很无奈。
  再看西方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钢筋混凝土为标志的现代建筑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解决了从未彻底解决的人民居住大问题。大跨度、大空间的各类场馆让市民尽享人造环境的舒适,刺破天穹的摩天大楼令人惊叹“人定胜天”,二十世纪的三大建筑潮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让世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在西方思维指导下的现代科技所产生的负作用,迫使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这三大危机。于是,一批建筑师于1978年12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城市规划大纲”)四十多年实践的得失作出评价;并发表了“马丘皮克丘宣言”,提出了人类城市与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和谐的问题。
  中国的工矿地产、战备地产、还债地产和国际地产问题多多,世界地产的豪华壮丽与“路有冻死骨”形成强烈的对比,房地产在不和谐的主旋律中曲折前行。
  安居乐业、繁荣昌盛、和平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向往的理想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和谐不和谐,地产是关键”。人们追寻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呼唤和谐地产!但什么是和谐地产?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自然经济的农业是中国文明发展之本,古代先哲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孕育了人与自然和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体系,即“天人合一”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也深刻植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中国建筑是通过“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在美学、科学、人伦学、精神学和哲学上的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传统的西方文化思想和基本观念有转向东方的趋势。现代建筑的新思潮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从强调“生存竞争”、“天人相抗”转向注重生态平衡;从极力倡导物质文明进而重视内在精神,以求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从绝对尊重个性自由,个人与社会相抗衡,转为个人与群体相协调。古今中外一大批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理论成果为我们研究和谐地产提供了宝贵的“前房之鉴”。
  综上所述,和谐地产是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地产。和谐地产注重人聚环境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全息性,讲究的是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平和、公平、有序的关系;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建设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的生态建筑,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保持“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笔者提出“和谐地产”的概念,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社会的关注,提醒政府、理论界、房地产业界和广大市民认真研究和探讨和谐地产,为建设和谐地产和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文/童兴邦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