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就在元旦前两天,省城北园大街道路及环境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这项投资数十亿元的重点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领导小组的6项职责中,由市监察局、审计局和市检察院各一名副职领导领衔,杜绝和预防违规违纪现象一项格外醒目。 在省城每年都有数百亿投入的建设领域,像北园大街这样的监督监察小组,在每一项重点工程中都被置于首要地位。两年来,通过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济南市查处违反招标、拆迁补偿规定、干扰重点工程建设等问题5件,有22人被追究纪律责任,为政府挽回损失2000万元,部分当事人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也被追究责任。 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和管理模式,是济南市强化对重点工程监督管理的一大特点。 济南市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解决建设领域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由行政主管部门集体负责投资决策,工程指挥部依照决策具体负责执行,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对资金的安全使用、廉政建设情况实施监督,形成了决策有研究、执行有权责、监督有重点的工作机制,近两年的经十路扩建、济南机场扩建、旧城改造等工程都是在这一新体制下完成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济南市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未雨绸缪、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的另一举措。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严明纪律确保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意见》、《济南市重点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以及项目法人制、专家评审制、工程监理制、政府采购制、廉政准入制等一系列规定,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可以遵循。去年初,市纪检监察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某基层单位弄虚作假,套取政府补偿金612万元后,迅速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给予7名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济南重点抓了阳光操作。突出抓好工程招标投标、资金管理、拆迁三个重点环节,实行招标信息、招标程序、评标方法、定标结果四公开,把好招标入围、标底编制、评标审定和开标四道关,减少行政手段的干预。评标专家库由原来的6个专业、不足百人扩大到现在的19个专业、926人,建立了评标专家的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对有违规行为的专家予以辞退。同时定期检查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保证手续完备、专款专用、同步审计。监督依法拆迁过程,涉及人、财、物的重大事项全部实行公示公告,避免暗箱操作。在某工程装饰材料招标过程中,甲方代表超过法定人数,有的专家评委量化打分存在明显的倾向性,虽然招标已经结束,但监督人员发现后,还是坚决按废标作出了处理,并重新按法定要求进行了招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