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买房的个人,房价上涨就意味着荷包里的钱正在缩水,就相当于把早已看中的房子面积一点点缩小,真如割肉般心痛。而作为开发商,房价下滑则意味着银行贷来的巨款正在延长着惊心动魄的利息偿还期,就好比自己建好的房子一栋“白给”了人,一栋又没挣着钱,一栋又要抵给材料商和建筑商……相比来说,后者关于房价的上涨与下降都比前者演绎的更加惨烈,也由此,开发商的声音显得更加高亢。政府作为所有社会公民利益的维护者,既要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实现居者有其屋,又要引导开发企业走稳、走好,保证整个行业的合理良性运行。另外,政府也需要通过收取合理的土地出让金以维系城市的运行。所以,房价的涨落之间,实际上包含了太多利益的博弈。 --编者 建设部9月20日发布的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信息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达到274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3.5%,比一季度上涨了6.9%。今年1至8月,全国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达到了2525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2%,与一季度相比上涨了4.7%。这一显然有悖于宏观调控政策初衷的上涨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不久前,央行在其二季度货币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对房价给予高度关注。 建设部官员分析指出,当前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在进一步延续,其具体原因为:一是经济适用房供应比例下降,1~8月,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增长4.4%,占开发投资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2%下降到5.0%,部分地方经济适用房供应量减少更加明显;二是一些城市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不应求,推动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上升;三是局部地区商品房阶段性供不应求带来房价上涨;四是部分开发企业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恶意炒作,加上个别媒体不加甄别大肆渲染,使部分消费者盲目跟风,造成局部地区、个别项目价格短期内出现非正常上涨;五是土地和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拆迁成本提高及精装修商品房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房价。 建设部提出,当前缓解房价上涨压力的关键,是抓紧市场结构的调整,加大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比例。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下降,原因有很多。对地方政府来说,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比例,首先就意味着财政损失。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土地为行政划拨,土地出让金就没了。契税减半,财政收入又减去一块。普通商品住房的契税收入肯定低于高档商住房,所以地方政府增加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其财政损失是巨大的。其次,经济适用房的大量建设会影响当地的招商引资业绩,因为没有一家外来投资的开发商会对经济适用房建设感兴趣。 一些政府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经济适用房等福利性住宅应该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暂时产品。在住房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应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建设,政府对于住房困难的人群,应予以金钱上的补助,而不是直接用住房实物进行补助,如此就能解决“经济适用”和城市建设水平之间的矛盾。 专家指出: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二手房虽是旧房,户型滞后些,但是地段好、社区成熟、交通便利、价位又比较便宜,可以吸引相当多的购房者。因此,经济适用房以怎样的速度发展,要不要太集中,值得认真研究。可不可以一方面通过高起点的规划和高水平的设计,建造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