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个美国朋友对中国年轻人盲目出国感到意外:其实,未来十年,最好的发展机会在中国! 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富了起来。 中国城市化:制造地产富豪的建筑时代 2002年,胡润《中国大陆百富榜》上,曾有47位富豪是投资房地产的企业头头名列榜单,而2003年,这一比例有增无减。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在其中占据半壁江山,58%的榜上企业以房地产或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钢铁等为主营业务。 人们在关注富豪们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房地产,以上所述至少可以说明两条:第一,房地产制造了许多富豪;第二,房地产在中国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 很多人如记者一样关心房地产的发展前景。而这种调查无疑是乐观的,中国进入了建筑时代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仅广东省每年的开发量就超过整个欧洲的年开发量,全中国每年的开发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根据国外的城市发展经验,一个城市要在几百年内才会迎来她一次“建筑时代”。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比较现实:或许到我儿子那时候已经没有机会盖房子了。同样意识到中国城市化给房地产带来机遇的阳光100,在全国迅速进行扩张,10大城市,14个项目,年开发量100余万平方米。 面对这样一个数字,任何开发商都会感到兴奋:中国内地目前有60%-70%的农业人口,而美国农业人口是7%,我国台湾是15%左右,要成为经济强国,张五常认为,农业人口跌到25%以下。按照目前的13亿人口计算,将有近五亿人要从农村走向小城镇,从小城镇走向区域中心城市,从区域中心城市走向国际大都市。 其中的增量,就是中国房地产商面临的美好前景。 环渤海、东三省,谁将是下一个热点? 经济热点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转移后,上海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金融和经济中心城市。由于房地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经济关联性,南方的房地产起步早,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在,广州瑞地机构董事长方志华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来看南方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以广州为例。在1998年到2003年期间,广州的供应量提高,但是价格却下降了。分析其原因,其一是郊区楼盘的增多,而另一方面则是开发商利润的摊薄。高度的市场竞争带来的结果便是——活一批,死一批。1995年,鼎峰时期广州的开发商有3000家,1998年剩下了1000家,而2003年则有200家,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也不过50家。他们中年销售额差距越来越大,最少的1个多亿,而最多的则达到了40个亿!根据统计,富力、合生、城建总、碧桂园、新世界等占据了约40%的市场份额。当然,区域内份额大并不能保证一个公司的长远发展,于是,某些在一个城市占绝对份额的开发商选择了“突围”。 那么,下一个热点是哪里呢?中科院区域发展与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樊杰认为,在中国未来开放的进程中,将有3个主要的经济支撑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环渤海将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该区域囊括了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河北三省两市。而部分人的观点则认为,东三省在国家对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政策扶持下,必将重新焕发生机。目前,后者论点尚没有足够的证据与前者抗衡。山东省政府参事郭松海进行了论证,青岛市靠的是国际化企业的品牌,济南则占有良好的中枢地位:临近北方津京产业带、处于京沪铁路线,它的区域辐射能力更强。一个长于经济,一个关乎政治,两个城市将成为山东的经济双雄。重要的是,几年来,山东的人口超过九千万,经济总量持续走高,房地产潜力十分明显。 在具有发展潜力热点区域遴选中,一位业内人士提出,西部城市如成都、重庆、昆明等都将有潜力可挖,而另一个重点区域便是山东。尤其在招拍挂全面推行后,房地产的区域壁垒被打破,资金流动更加频繁。近几年,江、浙、闽一带的资金流正在北上:温州商家将菏泽一条商业街全盘收入“囊”中,济南的浙商已经初步尝到了甜头,福建开发商在淄博的事业红红火火,目前有许多南方开发商准备到青岛和济南选地,投资意向明确。 当荒岛岛民爱上鞋子 在广州,没有房展会,人们都喜欢在周末到固定地点去乘坐开发商的班车,这与山东房展会上无数的购房者的寻寻觅觅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某些结构性房源出现供不应求时,开发商一点小小的价格策略就能撩拨起买者敏感的神经——需要房子的人太多了!就像在一个从来没有人穿鞋子的荒岛上,人们刚刚有了文明的概念:我需要鞋子!! 如果荒岛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卖鞋的人,那么第一个卖鞋的人可能会非常艰难,需要转变人们的观念,培育整个市场的消费意识,付出远远多于回报。在目前房地产仍然追求聚合效益的中国,仍然是不现实的。但是,观目前的山东房地产,显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处于第一发展阶段末期,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只要是好房子,就会有市场。阳光100去年的销售状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2004年,阳光100的销售指标为6个亿,但是其在去年8月份即完成了全年任务,全年销售额达8.5亿,公司对2005年市场非常看好,并将2005年的任务指标提高到了11亿,比上年几乎翻了一番! 而北京和上海的外销房也给了山东房地产开发商许多启示:2003年10月27日,世茂集团执行董事,年仅27岁的许世坛率部空降台北。7天时间,上海世茂滨江花园在台湾成交额高达12亿新台币,一个台北市民一口气买了5套世茂豪宅。而在北京南三环的一个房地产公司,将项目全盘推向海外。 山东同样可以有外销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与日韩比临,大量的日韩企业、个人在山东设厂。在青岛,目前已经形成了韩国人聚集的区域,许多餐饮、娱乐等场所为韩国人特意开设,不动产购买群中,韩籍人士占有一定的比例。 谁是NO.1,一场赢者通吃的游戏 经意和不经意间,做区域房地产的NO.1成为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目标。海信最近在集团会议上确定了十年成为山东房地产老大的目标,作为青岛最知名品牌的天泰自然也不甘示弱。其他的房地产商虽然没有放出言论,但是,有几个公司不想做老大?! 在奥运领奖台上,胜者的名字被永远的记住了,而输者则只能默默无闻。房地产也一样:输赢定天下。在Morgan Stanley与复地、金地、永业的合作,ING与首创的携手中,境外资金的合作方无一不是来自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第一梯队。其实早在2003年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精瑞基金发布会上,来自北国投、重庆国投、民生银行乃至东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等港台、外资金融机构相继对地产企业抛起了媚眼。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孙飞谈到,到今天,来自美国的TRAMMELL CROW、美林,新加坡的亚洲基金以及来自加拿大、韩国的金融机构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异常活跃,他们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但是其对合作伙伴的筛选无疑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到目前,银行仍然是主渠道,只有部分品牌公司享受到基金和信托等融资渠道带来的甜头。 当然,老大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融资。 区域品牌成为在资金、资源、人才等各方面占绝对强势机构的首选合作对象,如天泰和中城联盟的合作。在一个可以制定房地产规则、引领房地产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上,则强者更强,处处不占优势的公司则弱者愈弱。 优胜劣汰是永恒的法则。部分小开发商已经举步维艰,濒临死亡的边缘,资金的压力,规划的变动都令他们如惊弓之鸟,而这也为强势开发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没有粮票的可以拿鸡蛋来换,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拿很多的鸡蛋就能得到不错的粮票。 今天,山东房地产面临重新洗牌,资源面临重新重合,乱世出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