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济南新闻>专访专题
站内搜索:
圈子
2005-01-20 11:07:50 作者:口英民 SRC-400

     这是一个需要交流的年代,大到国家,小到单位、家庭、朋友之间。科技的突飞猛进加速了世界的变化,当面对种种变化的时候,人们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洞悉变化的现象本质,才能相互启发鼓励并适应着变化,然后稳健地在变化的世界中生存、发展、生活,所以“交流”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交流的需求增强了,交流的机会多了,交流的主体之间也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圈子”。
  笔者小时候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村里刚刚装上电灯,却几乎天天要停电。没有电视、收音机,于是乡亲们晚上大都不约而同地走到街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拉呱儿,小孩子们或坐在一旁傻傻地听大人讲,或自己结几个伴玩游戏。月光、星星,还有那夜色下安静祥和的拉呱的情景,在笔者脑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后回味起来,感觉依旧亲切。与那时简单的交流方式相比,现代人交流的方式多了,固定电话、传真、手机、网络等等无奇不有,加上媒体的繁荣,人们的交流“通道”可以牵出数十条、上百条。但有一点儿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人之间的交流似乎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份平静和理性;多了一些表面、利益,少了一些实质和情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生活和工作中已经不能没有“圈子”,但现代意义的“圈子”不同于过去的“拉帮结派”和“江湖义气”,它更多的是现代人生活、事业、情感的交流平台。“圈子”的交流是分层次的,因为人的精力时间有限,一个人能经常交流的“圈内”人不会超过10来个人。为什么现在很多都市人压力感压抑感极强?为什么很多人经常感到惘然、困感,那是因为缺乏交流,或是缺乏名副其实的“交流”,具体一点儿就是没有自己的“生活圈”、“事业圈”。交流要用心、用脑、用情感、用精神的,否则即便每天与再多的人和事物打交道,恐怕也难有真正的交流,久而久之,内心则产生孤独压抑的感觉。人总需要关爱、鼓励、智慧和思想的,失去这些人就会失去方向感,就会困惑。而这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成功的意义多半应当归功于对外开放式的交流。
  现在的房地产业更需要交流,宏观调控改写了游戏规则,市场越来越规范,政府、开发商都要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政策、资金、品牌、专业、人才、产品等很多方面都迫切需要合作,靠单打独斗去一揽天下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小。事实上这种趋势早在几年前就已被一些国内优秀开发商认同,正是在这种认同下,“中住联”、“中城房网”等国内知名的品牌地产联盟纷纷成立,在宏观调控之后,这些联盟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在资金、项目、专业等合作交流方面体现出来,并有着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齐鲁品牌地产战略联盟今天就要成立,强势的品牌地产之间以及品牌地产与主流媒体之间的交流合作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从整体看,山东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圈子”,联盟正好划出了这样一个“圈子”,希望它能为推动行业和企业发展释放更多能量。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