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济南新闻>专访专题
站内搜索:
今年我省房政五大看点
2005-04-14 11:00:59 作者: SRC-400

4月11日,受到媒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山东住宅与房地产工作会议召开,交给媒体的会议文件一改往年的风格,不再是几份厚厚文稿,涉及会议诸多方面,而仅仅是简单的3页纸新闻通稿,字句平和。在国内房地产打压之声日盛的背景下,显示出难得的镇静。我们仔细解读这份文稿,却可以从中发现平静背后的波涛汹涌。
  经济适用房
  关键语句:“韩寓群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年内全省要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以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为重点,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安置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解读:这段叙述似乎是济南市终于启动首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政策出台的一个补充,“承诺”两个字分量很重,表示山东省建设和推广康居工程的决心。对于缺乏住房的城市居民来讲,这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双气、双线入户的经济适用房“大庇天下寒士”将很快成为现实。这无疑既是一个市场政策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民心政策,是在银行不断加息,严控房贷冷风中的一片温暖阳光。
  加大中低价位住房供应
  关键语句:“实施安康居住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了有效调整我省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加大中低价位住房供应,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困难,逐步改善广大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
  解读:这段话寓意深长。它给安康居工程赋予了重大的任务:稳定房价;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调整供应结构。这显示了山东省对经济适用房的期待值很高。作为要承担稳定房价重任的经济适用房,将会在整体放量上考虑市场杠杆的位置,因此,预计几年内,将会有大批经济适用房出现,而不会像北京那样每年按计划少量供应。
  抑制房价
  关键语句:“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解读:通篇稿件只有这一句话提及社会热点“抑制房价”的问题,显示了山东对于房地产行业调控的谨慎,同时也明确表明调控手段。这又是一项对老百姓颇有吸引力的决定。相对于上海和北京这些房地产很热的大城市,山东的房地产市场还属于比较稳健的市场。但即使如此,2004年的房价涨势还是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在2003年已经提出可以“集资建房走经济适用房政策”之后,今年山东的房地产政策加深了调控措施的力度。
  控制拆迁
  关键语句:“严格控制拆迁规模,依法规范拆迁管理,着力解决拆迁信访突出问题”。
  解读:随着建设规模的加大,同时出现的拆迁问题也很突出。本次会议强调拆迁的规范,预示将出台新的拆迁政策。
  规范市场
  关键语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监管机制,优化市场环境”。
  解读:简单的话寓意并不简单。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将是真正优化市场环境的手段,开发商也许又要面临新的政策和新的调控手段,这是房地产开发商在面对市场调控同时,必须要面对的政策调控问题。
  总结,本次会议可以称做是“民心会议”,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稳定房价是本次会议的突出重点。相信在这个思路下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将会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和新的发展机遇。 文/金陵

相关链接      政 策
  2005年的全省住宅与房地产工作重点:以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为重点,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安置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突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调控力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严格控制拆迁规模,依法规范拆迁管理,着力解决拆迁信访突出问题;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活跃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监管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住宅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数 字
  2004年,全省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765亿元,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207万平方米,比2003年分别增长32%、23%;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取得明显进展。经济适用房施工617万平方米,销(预)售202万平方米,解决了2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济宁、莱芜、聊城7城市率先启动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为6778户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到2004年底,15个设区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基本到位,全省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人数达到447.1万人,归集总额443.1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额103.2亿元。  文/刘晓阳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