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济南新闻>专访专题
站内搜索:
省城楼市在观望
2005-05-12 10:16:35 作者: SRC-400

近2个月来,省城济南楼市现实交易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记者对济南市12个高中低档在售楼盘的调查,今年三、四月份,12个楼盘销售整体交易量同比下滑幅度基本在10%-50%之间,有些楼盘下滑幅度超过60%,下滑幅度基本与楼盘的价格成反比趋势,低档楼盘的交易量下滑幅度最低。东部楼盘交易量明显高于西部。
  二手房市场则进入全面“冰冻”时期,许多资深二手房中介称,交易量之少已经出现2002年以来的历史性新低。
  由此可以证明,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抑制房价过热的第一步:抑制需求,已经在省城楼市产生明显绩效,至于需求抑制实现以后,是否能够稳妥地进入房价降低预期,还需要实践进一步检验。
  房地产投资降温明显
  从调查的12个在售商品楼盘来看,除了商业投资型楼盘外,这些楼盘的销售部门的统计都显示,投资意向的客户比例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小户型投资型客户数量比例大于大户型。
  商业楼盘客户主要是投资型,因此,国家打击投资政策对这些楼盘的销售下滑起到决定性影响,商业楼盘的销售进入艰难的时期。
  大舜天成的销售部经理张小姐认为,2个月以来楼市新商品房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家政策的改变,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将抑制需求和打压房价放在主要位置,因此,购房者出现持币观望状态,第二个原因是投资客少了。随着银行个人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和加息,房地产投资的利益被不断挤压,空间越来越小,投资者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方向,计算投资成本。虽然银行也提高个贷门槛,但是对新商品房销售来讲并不会起到决定性地抑制作用。
  二手房交易进入“冰河时代”
  记者对济南市的部分大中型二手房中介公司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所有二手房中介公司的二手房交易量下滑幅度都在50%左右,而担保公司的业务量却在银行政策的鼓励下出现上扬。
  天歌展业的杨经理分析,二手房交易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个人贷款门槛的提高。目前,济南市二手房市场主要购买力量来自外地来济的务工人员,这部分人已经占了总客户量的60%以上,因此银行提高个贷门槛的政策对二手房就更加苛刻,除了需要一套房产的房产证外,还需要自然人担保,而购买二手房的人基本是买不起一手房,自己又没有其他房产,所以二手房交易受到银行政策的限制明显,大量客户也因此流失。
  而银联担保的李长征总经理则认为,目前二手房交易量下滑应该存在3个原因:一是银行个贷收紧的限制,二是2002年以来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上升,存量房已经减少,三省直公房的放量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在省直公房房改以后,真正进入市场的省直公房远远低于预期的数量。他透露,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已经引进担保机构进行风险分担,因此,担保机构在二手房交易下滑的情况下,业务量反而出现上涨。
  低档房风雨不惊
  在记者调查的2个济南市低档房中,销售记录显示交易量基本平稳,同比下滑幅度在10%左右,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以去年比较火爆的低档楼盘鼎舜赵苑为例,这个楼盘的价位目前平均单价在1700元左右销售量一直比较稳定,从去年12月至今,每平方米涨价近200元,但是,销售状况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目前国家的政策是打压高价房,扶持低价房,因此,低价房将不仅在这场抑制房价的风暴中不仅会没有损伤,而且可能会得到更多好处。
  房价预期不乐观
  尽管目前业界探讨楼市趋势的观点种种不一,而开发商纷纷还要“看涨”,但是,市场的真实情况却直接显示了楼市的真正温度,所以新的发展情况并不被业界人士看好。据了解,在市场的强大压力和宏观冷风下,许多开发商开始研究市场应急对策,资金整合、营销策划重新成为开发商关注的重点。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购房者和资深业内人士对楼市未来一年的走势均不看好,但是,房地产长期总体走势还将是向上的。  文/金陵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