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济南新闻>专访专题
站内搜索:
划清界限 不必恐慌
2005-05-19 10:24:12 作者:口英民 SRC-400

上周,“两年内转手全额征收营业税”像一把利剑直刺炒房者,上海、北京等部分城市的炒家终于沉不住气,开始赶在“6.1”前抛房了。与此同时,众媒体再度把关注的目光投过来,毕竟,这次政府对高房价的砍杀是动了真格的。
  5%的营业税实际对炒房者并没有构成太沉重的负担。在济南,一年多前购买的房子,平均每平方米上涨了五六百元,若按现价转卖一套120m2、总价约50万元的房子,炒房者获取的利润是6万元,而上缴的营业税是2.5万元;若为两年以上转让的,则营业税只收3000元,所以营业税征收的幅度并不大,但楼市的恐慌却因此形成,原因更多“归功”于媒体的跟风炒作。这使我们不能不忽略一个现实:媒体跟风炒作所形成的楼市预期消费需求强力衰减,并直接引发楼市信心下降,这恰恰是最令人担心的。翻开二个多月以来的楼市记录,我们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楼市正在经历一场风暴。3月16日,个人住房信贷利率由5.31%调至6.12%;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八点要求控制房价涨幅过快,即“老国八条”;4月28日,“新国八条”出台,即《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明确指出“期房限转”、“两年内转手全额征税”等措施。一场前所未有的房地新政风暴席卷中国楼市,这场风暴似乎比去年的宏观调控还要猛烈些。在这一轮风暴中,开发商感到了寒冷,炒房者在哆嗦,而众多欲购房者开始了观望,政府的政策“组合拳”,加上媒体强势的舆论导向,使整个楼市快速驶入低谷期。据悉,一些海外房地产投资机构正在瞄准这一时期的中国楼市,他们将大量借机收购国内的一些房产公司和项目,这不能不引起警示。
  自福利分房制度取消以后,已有七八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楼市是否会再像股市一样转入低迷?专家们预言的楼市崩盘是否就在眼前?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国楼市发展的支撑点在于老百姓日益增加和提高的人居需求,况且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才刚刚拉开序幕,政策调控下的楼市起伏是楼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正常波浪。中国楼市的初期发展带有明显投机和不规范的特点,政府的政策更多是消除这些病患,绝非要把楼市整垮。就像人在成长期,总要生病,也免不了犯错误,我们不能因为他犯了错误,生了病,就要一棍子将他打死,就要否定他的成长,在风雨中锤炼的中国楼市同样如此。但是,从目前人们对楼市的感觉、质疑和迷茫来看,政策的推行和媒体的炒作有一定的偏颇,具体表现为系列政策出台后的舆论导向使楼市呈现恐慌的气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当是政策执行推进界限不清,媒体做些表面现象表面文章的炒作,从而产生“误导”,本来想救市,结果却成了“砸市”。划清界限,就是划清楼市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界限,划清本地市场与外地、全国市场的界限。在政策引导方面则要求媒体同时把政策和市场吃透,做一些切合实际的报道,而不能图个“热闹和痛快”。划清界限就是要把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问题列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范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是两条路上的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应划入不同范畴;另一个界限是,对全国不同的城市区域而言,其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市场背景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式的政策强力推行,可适用的政策应当根据具体实际逐步推开。明确这两个界限后,我们对政策的理解就会豁然开朗: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调整加快建立健全带社保性质的面向中低收入的住房供应体系,另一方面给楼市一个规范、宽松、公正的发展环境,更多让市场来发挥作用,而本地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是最了解的,因地制宜应当是明智之举。
  回头来看看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大局稳定是主调子,而且政策的推出执行也是依次渐进的,并适当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差异,应当说政府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但大量媒体的跟风炒作却使政策有些“变了形”,甚至有些可怕,仿佛房地产业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行业,楼市就是一个“异端”,要革楼市的命,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误导”,使购房者不敢买房,更不敢投资,而这绝不是政府政策的初衷。目前,很多外资之所以看好中国楼市,是因为他们看好了中国楼市长远的发展空间,如果此时我们把楼市的预期消费心理打击得片甲不留,市场的信心就会彻底被瓦解,那多年来政府精心培育的楼市就可能落入“冰点”,进入冬天,真要走到那一步,我们再后悔恐怕就来不及了。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