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济南新闻>专访专题
站内搜索:
“先堵后疏”为上策
2005-09-01 10:21:02 作者:口英民 

8月25日,济南市建委等十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彻底叫停违法旧村改造,并通报了十大违法旧村改造典型案例。各大报媒第二天纷纷拿出大版面来报道此事,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违法旧村改造的整治行动拉开,而这次行动的针对性和力度大大要超过“双清”。短短几天,旧村改造成为济南人普遍关心的话题。
  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济南市现有96个村居在进行违法旧村改造,除去已交付使用的200多万平方米外,在建工程项目有113处,建筑面积近600万平方米,实际的数字可能比这要大得多。旧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不可逾越的一道坎儿,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所要堵截的是违规旧村改造项目,是借旧村改造名义实施违规开发的项目,而并不是将旧村改造一网打尽。从济南市来看,十多年来,济南市市区版图不断在改写,旧村改造项目的数量也随之剧增,但由于一直没有在监管方面严格执行相应法规,使违法旧村改造项目成倍增加。到今天,违法旧村改造项目已不单纯是济南市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法规建设健全问题,而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问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的城市家庭和无房户购买了这些村建房,政府公布的200多万平方米违法旧村改造项目已经交付使用,实际的数量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如果这些房子长期不能领证或是要拆掉,那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必然会加剧。因此,对违法旧村改造项目,单纯地去“硬堵”不是很现实的,要更彻底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还要靠“堵疏结合”。“堵”的意义更多是从现在起对违法的旧村改造项目非常坚决地亮出红灯,并实施严管,要令行禁止;“疏”的意义在于将过去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遗留下的问题进行分档处理,合理梳理,旧村改造的违法现象和百姓的安居问题都应兼顾,最终化解违法旧村改造房出现的社会矛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违法旧村改造项目突出的社会症结在于买此类房的市民大多为中低收入家庭,他们无力承担楼市昂贵的房价,而投资者、中高收入者对旧村改造房少有问津,也就是说违法旧村改造房最大的利益关联者恰恰是政府、公众及社会各界关注的弱势群体。由此看,对已发生的违法旧村改造房整治更应以“疏”为主。如何梳理违法旧村改造房呢?有业内专家建议,对违法旧村改造房的处理有两条路子可走:一是对规划住宅用地范围内的已建违法村改房,可补齐部分费用或通过罚款补齐手续给予相应合法身份;二是对规划非住宅用地范围内的违规村改房,给予拆迁补偿和安置,然后再进行拆除。更有专家指出,将旧村改造与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结合,把旧村改造项目安置村民后的“余房”转化为经济适用房,按经济适用房的销售政策转售给市民,这可以解决济南经济适用房“难产”的困扰。
  据悉,《济南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若干规定》即将颁布实行,该规定主要是解决旧村改造项目“疏”的问题。规定对合法的旧村改造将给予4支持,而对已建的违法旧村改造项目则通过疏通解决,这种“先堵后疏”的策略实为上策。
编辑: made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