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房产>政策法规
站内搜索:
资格互认 促房地产估价业务走宽路
2004-08-26 00:00:00 作者: 

     8月20日,香港97名测量师和内地111名房地产估价师获得互认资格。这是内地房地产估价行业首次向内地以外的地区或国家开放,也是CEPA安排下进展最快的专业执业资格互认。今后,香港测量师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证到内地开展估价业务,内地估价师也可以介入香港房地产估价市场。业界人士认为,这将促使内地估价业务向资本市场和高附加值的顾问服务拓展,但行业市场化还需相关政策规范和部门监管。

    不会冲击内地市场,合作多于竞争

    业内部分人士担心,资格互认为香港测量师抢占内地估价市场打开了闸门,香港地产中介公司大量涌入势必冲击内地市场。

    香港测量师学会会籍委员会主席赵锦权对此表示,根据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真正与内地有合作关系的香港测量师不足100人,且分散在各大城市。因此,互认资格后,香港测量师不足以对内地估价市场形成冲击。同时,受内地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审批手续的限制及对内地市场缺乏了解,香港测量师到内地开展业务需要付出较高的机会成本,这也使部分人望而却步。

    戴德梁行负责人称,有意到内地发展的香港测量师已基本进入内地估价市场。

    启动资格互认制度不会使没有明显意向往内地发展的测量师大量涌入。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叶剑平教授认为,资格互认后,合作远远多于竞争。内地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大,香港地产服务业则具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和服务标准;内地需要国际经验,香港则需要市场及技术输出。两地可利用资格互认的契机,取长补短,获得双赢。

    节省成本,拓展高附加值顾问服务

    内地估价师的基本业务主要有三大部分:拆迁评估、土地招投标评估、银行抵押贷款评估(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企业抵押贷款),可见其业务仅限于单一的物业估价。

    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表示,公司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或股票投资者投资股票,只要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里有房地产,房地产就成为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资本市场将是房地产估价业务扩展的重要领域。

    世邦魏理仕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外资房地产评估机构的业务往往涉及房地产业各个环节的专业服务,包括投资咨询、分析研究、价值评估及物业管理等,这种“一条龙” 式的服务节省了运营成本。内地估价行业应利用资格互认的契机,把业务逐步向高附加值的顾问业务拓宽和转移,同时提供多方面的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才能保住“饭碗”。

    据了解,内地估价行业中从事顾问业务的先例是世联地产和上海金丰易居。而世邦魏理仕今年承接了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评估。

  行业市场化更需法规保障和监管

    赵锦权称,内地估价市场不可能仅因资格互认就走向市场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内地估价机构早期隶属于政府部门,虽然自2000年以来进行“脱钩”,改革机制,但仍存在着大量虚假脱钩的现象,这无疑延缓了估价行业的市场化过程。

    仅仅依靠资格互认来推动估价行业的市场化是不现实的。资格互认只是“身份” 的确认问题,此外,多年来香港一些测量师为内地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但推动市场化的力量极微弱。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常务副会长宋春华认为,无论从历史背景、市场成熟程度、行业管理等方面,内地与香港的估价行业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内地估价行业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房地产市场也未成熟,且地域广阔,经济、文化、房地产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地域差异,提高了估价的难度。即使97名香港测量师全部到内地发展估价业务,也难以遍及各个省市。内地估价行业的市场化有赖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如估价机构管理办法、估价师执业规则等,还需要监管部门严格监督,并利用估价师学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监督等。

编辑: wanghong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