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19岁美少女成“网红管家” 年收入达30万
今年19岁的倪小雨目前是青岛一家网络直播公司的负责人,在这个年纪,她已经成了一个“网红管家”,管理着手下35个美女网络主播,还要对新进的网络主播进行培训,她的个人年收入已达到30万元。
-
青岛专护病房里的90后“美小护”:我的工作是让老人活得体面
“不用心做不好工作,但用心之后又怕伤心。”这是王晓燕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专护护士的无奈,生老病死,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尽心尽力,让老人们在最后的时光里,过得舒服、活得体面。
-
美国大叔隐居青岛山村15年 用10年时间翻译《道德经》
他叫戴岭,今年43岁,是一位美国人。因为痴迷老子的《道德经》,15年前,他漂洋过海从美国波士顿来到中国,在山东青岛小珠山上,当起了隐居者,每天抄写《大学》、《中庸》。他用10年的时间,依据自己的理解,把《道德经》翻译成了英文。未来,他准备继续呆在中国的山村里,翻译“四书五经”,把中国文的传统化传到美国去。
-
90后啤酒精酿师斥资百万自酿啤酒 如今年产千吨
郑焕良是一位90后创业者,来自山东潍坊的他,如今在青岛开起了酿酒坊,卖起了精酿啤酒。“一开始肯定是不赚钱啊,有时候客人来店里,精酿啤酒这个概念就要解释半天。”
-
临沂90后美女做地摊小吃日入万元 称没时间花钱
住高档小区,开着宝马干着地摊生意。咋一听像是笑话,但在临沂确是一位90后辣妈不争的事实。张琴与丈夫婚后一直从事小吃生意,在亲戚朋友看来这是个“超一般家庭”,却在短短两年内逆袭,成为众多创业者口中的神话。
-
潍坊女孩艺考一口气报13个学校 一天转战俩城市跑到脚肿
2018年2月24日,山东潍坊。对17岁女孩小冉来说,最近几天,生活节奏快到难以想象。一直在山东菏泽读书的她,从小开始,要么在家,要么去学校上学,几乎每天都是“两点一线”。
-
听铁锅音能辨温度!日照农村手工制茶师35年练就绝活
在日照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今年51岁的刘加开正在家里手工制茶。他从16岁开始学习炒茶,至今已经35年了,是远近闻名的手工制茶师。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是江北绿茶生产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拥有6.2万亩茶园,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与茶有关的行业。在七八十年代,炒制绿茶全部是手工,每个村都有很多有名的手工制茶师。
-
实拍农村职业挖藕工 一年干7个月奔走数千公里
在山东北部的产藕区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帮种植户采藕获取劳务报酬为生。按照他们的说法,一年至少有7个月是泡在荷塘里面的,采完一个产藕区就立刻转战另一个产藕区,一年下来常常要奔走数千公里,他们就是职业采藕人。
-
青岛95后“女伯乐”:我在大学里“养马”
网上常有人调侃草原上的学子每天骑马上学,但你知道么,在海滨之城山东青岛,同样有一批大学生每天的课程就是跟马打交道。
-
实拍济南外卖“跑单王” 年送15462单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无论酷暑严寒,站在济南街头总能看到外卖骑手穿梭的身影。2017年过去了,30岁的外卖小哥韩化龙一年跑了近4.5万公里,以年送15462单的成绩,成了某外卖点餐平台济南区域的“跑单王”。
-
济南大妈做布艺果蔬成网红 曾拒绝30万元收购
这些果蔬出自于一位67岁的山东大妈之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果蔬全部都是大妈用针线布料手工完成。
-
青岛修车师傅曾是赛车冠军 5次穿越无人区
刘永今年46岁,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和修车打了小半辈子的交道。他是朋友眼中的修车高手,他则形容自己是一名“汽车医生”。他说:“我修了28年车,现在听听声音,就大体知道故障点在什么位置。”
-
探访妇产科医生的一天 每天洗手40遍
孙良臣是日照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每天做手术见证新生儿的诞生或是看病人为病人解决病痛是他的日常,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平凡一天,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却是不平凡的一天。
-
探秘日照洗衣工厂 手机下单一件仅10块钱
在日照一家以“互联网 ”为模式的洗衣工厂内,工人们正在清洁衣物。据介绍,这个工厂投巨资引进了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洗护设备,10几名工人,日洗衣物8000件,一件仅需要10元钱。
-
山东蟋蟀贵如金 虫季两月抵一年
晚上六点一刻,赵文革吃了两个韭菜盒子,带上头灯、捕具和衣服,驱车赶往三十里之外的一块玉米地。还没到地方,远远地就见几簇白光上下闪烁。“今天来的晚了点,这个季节,六点左右蟋蟀就出来觅食了。”
-
枣庄80后杂技夫妇家中“办学” 免费培养近百名特殊贫困儿童
他叫吴敬宇,枣庄人,33岁的他从事杂技培训已有十来个年头。家境贫寒的吴敬宇上完小学后去了城里的“大篷车杂技团”学艺。20岁那年他贷款成立了自己的“大篷车杂技团”,十年后因市场不景气改行专职商演活动。
-
实拍北海舰队女兵训练掠影 看海军霸王花军营绽放
“从这里学会打仗,从这里走向战场!”10月24日,记者走进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女兵一连进行采访,秋天的梧桐叶子渐黄,院内透露出秋天的凉意,但是采访对象却无暇赏光。
-
青岛大叔耗资百万收集日军侵略铁证
杨德胜圈里人称“杨秀才”,在青岛收藏圈里算是小有名气的。出于对收藏的喜爱和对历史文化的研究,1989年杨德胜开起了青岛第一家集邮社,专门经营邮票收藏。
-
日照大叔历时十年驯化“油葫芦”烫画 年卖30万
中国的民间手艺人,从来都不缺乏创意。他们会在人们空见惯的物品上,比如葫芦、大米、头发等任一物品上,利用自己特长,加上专注和专业精神,创作出让人为之惊叹的艺术品。
-
青岛:医学生的第一堂解剖课 先向“无言老师”鞠躬默哀
2017年9月19日,山东青岛一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的同学们,上了他们入学以来的第一堂局部解剖课,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完整的“大体老师”(遗体)。
-
青岛动漫画师辞职做古琴 一张琴卖一万
今年41岁的王清阳是青岛的一位古琴制琴师,在闽江三路上开了自己的古琴工作室,选这个地角颇有闹中取静的意思。
-
日照老渔民打造“军舰帝国"
9月11日,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肖家村,渔民郭长海向记者展示他手工打造的30艘军舰模型。这些军舰模型长70厘米,宽8厘米,每个模型由上百个零部件组成,小的部件直径只有2毫米,售价3000元。
-
啤酒节上的95后女团 曾经上台前先催吐
TiTi和Margo-Mi(艺名)是一对95后小姑娘,今年都只有21岁,她们在北京组成一个女子音乐团体,奔走于全国各地“走穴”演出。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她们又在演艺公司的安排下来到青岛,奔走于各个啤酒大篷,做助兴演出。
-
青岛挖蛏工挖一斤赚3.5元 商贩卖20元
在青岛胶州湾北部白沙河入海口,有一片盛产贝类的滩涂,这里落潮的时候遍布淤泥,淤泥之下就藏着丰富的贝类。每年夏季蛏子肥美的时节,就有众多挖蛏子工人聚集于此,挖蛏赚钱。
-
济宁女文艺兵退伍五年坚持每天升国旗
在济宁市区通往嘉祥县的公路上,有一家特殊的早餐店,他们每天都会伴随日出升起国旗,再跟着日落徐徐降下,如此往复。
-
美女陪老公摆摊卖小吃 顾客天天排队
2017年7月21日晚,华灯初上,琳琅满目的美食,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山东威海东城路夜市显得格外热闹。今年26岁的小伙黄岩在路边摆起小摊,现场手工制作龙须糖和云片糕售卖。自打去年结婚后,在漂亮媳妇的帮忙下,他的小摊位上不仅布满了甜蜜的味道,生意也非常火爆。
-
父亲去世家境贫困辍学 8岁儿童烈日之下卖冰棍养家
2017年7月13日,山东青岛。八岁,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男孩磊磊,就仿佛他的名字一样,像石头一样坚韧,在父亲患病去世后,主动帮母亲卖冰糕、摆地摊,贴补家用。
-
实拍济南钢轨焊接工 烈日下接受双重“烤”验
在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段有这么一群铁路工人,在炎炎夏季,他们每天都要在正午时分,头顶烈日,行走在炙热的铁道线路上为受伤的钢轨进行“接骨”作业。
-
青岛有个“乒器”藏家 收藏上百块乒乓球拍
刀枪是战士冲锋陷阵的兵器,而乒乓球拍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就是他们赛场拼杀的“乒器”。对家住汝南路的大徐来说,“乒器”不是用的,而是用来收藏的艺术品。
-
邹城“粽子姐”每天包上千个粽子包到手抽筋
2017年5月14日,山东省邹城市凤凰山市场,提起“粽子姐”无人不知,今年44岁的孙树娥在不足10平方米的13号粽子店足足干了十年。
-
养蜂人荒郊野外四处为家 成就“甜蜜事业”
伴随着花开,养蜂人会不辞劳苦,带着“百万大军”辗转异乡追随花期,只为成就一种人间的自然美味——蜂蜜。
-
日照90后小夫妻“蜗居”农村 种植多肉植物年入50万
2017年4月20日,在日照市莒县陵阳镇借庄村一处多肉大棚里,张永振和王枫正在整理几盆多肉植物。
-
青岛二宝妈妈患“癌王” 流着泪给孩子喂奶
她叫杨迅,今年32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青岛从事教育工作。5个月前,她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晚期,这是一种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恶性肿瘤。因其疾病进展和恶性程度几乎在所有肿瘤之上,也被称为“癌王”。
-
日照:年轻父亲每年徒手卸载水泥6000吨 养育2对双胞胎儿女
2017年3月9日,日照市莒县浮来山镇韩家村,39岁的村民田玉金为了养育双胞胎儿女,每天奔波在乡村从事卸载水泥工作,一年下来,徒手卸载50公斤装水泥12万袋左右,总重量达到6000吨。
-
青岛80后警花的双面人生 白天女汉子晚秒变才艺萌妈
在警察这个偏男性的职业中,有着一群最美的人,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尽女儿、母亲、妻子责任外,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在3月8日“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河西派出所体验80后“警花”王晓慧的一天,感受户籍女民警的双面人生。
-
花季女孩全身只有头和手能动 每天阅读5万字
20岁的花季女孩孙元靖,因小时候患肌肉萎缩症,导致身体失去活动能力,现在每天只能坐卧在床上,与书籍、手机和电视为伴,从没有上过学的她,现在能完整的读完一本书,还能完整的写完一篇日记。
-
海底80米下的隧道工 有人两个月没见太阳
在青岛胶州湾海域海底80米处,一条全国最长的地铁海底隧道正在施工,一群隧道工人也在为隧道的贯通而夜以继日地忙碌在海底深处。
-
摄影师12年镜头下的艺考众生相
为期两周的2017年山东省艺术类校考2月18日结束,山东几所重点艺术院校报名人数均有大幅增长。山东工艺学院今年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但报考人数超过5万人,达到历年峰值。
-
深夜“听诊人”
2017年2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深夜,大多数人开始进入甜蜜的梦乡,有一群人则要迎着月光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忙碌着。
-
聊城:失孤父亲为爱“千里走单骑”
1月21日,山东聊城,电影《失孤》原形郭刚堂为爱再走寻亲路。
-
坚强男孩的寒假 与狗为伴最想拥有一双新鞋
聊城蒋官屯办事处贺海村11岁的衣善辉就读于当地一所小学五年级,寒假来临,他却不能向其他孩子那样尽情“撒欢”,每一天对于他来说都是忙碌的。
-
青岛渔船上的蜗居者:干一天活看两天电视
进入腊月,山东青岛沙子口渔港进入停工期,数十艘渔船停靠在岸边,渔民大都停工回家休年假,只有一小部分渔民“蜗居”在船上,随时准备出海。
-
探访济南最大马路劳务市场 上千农民工凌晨街头谋生
12月29日,泉城迎来入冬最低气温,-7℃的气温走在路上感觉格外寒冷,二环西路与经六路交汇处却热火朝天,这里被称为“济南第一大”马路劳务市场,多名农民工聚集在路口处,站在寒风中寻找工作。
-
济南艺考生7天6夜“魔鬼训练” 一天画18小时
每年,在千军万马的高考大军中,存在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就是“艺考生”。12月18日,作为高考的前奏,山东省艺术类考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美术联考。
-
日照农家“袖珍母亲”辛苦持家 培养女儿成留美博士后
11月27日,日照东港区香河街道范家河村,身高只有1.30米,65岁的刘兆兰老人悉心照顾两次因事故致伤卧病在床,身患肺癌晚期的丈夫,在家境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含辛茹苦,把女儿迟玉洁培养成了一名留美博士后。
-
青岛92岁“粽子奶奶”一夜成网红
11月24日,青岛莱芜二路靠近齐东路路口,媒体和爱心市民围绕着在此摆摊卖粽子的92岁老人宋学蓝,当天早晨她带来的100多个粽子瞬间被爱心市民“秒杀”,大家都希望她能早点回家。
-
农民工返乡创业 种出“菊黄金”
2016年11月8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刘家庄子村,今年48岁的朱兰果,曾是一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从1996年开始,他先后在日照市一个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后来又转做园林绿化等工作。
-
探访济南城中村 老人冬天靠烧柴取暖
10月21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2017年第一批和第二批棚户区改造计划,济南两批共50个项目在列,其中二环西路两侧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户数达到了3000户,仅次于CBD项目。
-
凌晨的菜市场 这里没有讨价只有“讨生活”
凌晨两点,当大多数市民已经睡去,位于青岛市抚顺路的批发市场却依然忙碌,每天成吨的蔬菜、肉食在这里集散,胶州的土豆、马家沟的芹菜……无论是老人们爱逛的早市,还是年轻人钟爱的超市,大家买的菜,大多出自这里。
-
妻子自制板车拉着“渐冻人”丈夫乞讨
在合肥元一时代广场附近,你或许会看到一个两鬓斑白的女子,拉着一辆自制的板车,上面躺着的是她瘫痪的丈夫。
-
海钓者的故事
秋季的一个清晨,经过12小时的跋涉,一艘由济南、青岛、威海等13名“老炮儿”组成的渔船,停在黄海中部海域。这些人来自各个行业,他们装备精良,态度沈默专一,为了同一个目的来到这里——海钓。
-
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磨剪子、戗菜刀
9月4日,山东省曲阜,偶遇一位60多岁的磨剪子戗菜刀的老人,3.5元磨一把菜刀,作为一项传统手艺,它正将离我们远去而终消失,悠然一股伤感。
-
90后私房照摄影师:我拍的是“美”不是“色”
“我喜欢光线洒在女孩身体上的那种美,脸颊、腰间、或是臀部,一缕缕光在皮肤山若隐若现……我怕我忘记了那种美好,所以就用相机记录下来。”说到私房照对她的吸引力,韩瑜如此形容。
-
中国海洋大学“学霸女教官” 新生最听她的话
今年21岁的栾梦是中国海洋大学一名大四的国防生,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教官。利落的马尾、整齐的制服再加上一张文静的脸,比起五大三粗的军训教官,栾梦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位文艺兵。
-
探访崂山传统老工艺“金钩海米”
2016年9月3日,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南姜戈庄渔民趁休渔期结束开海捕捞旺季,在码头上大量收购鹰爪虾,开始制作闻名全国的金钩海米。
-
17岁“啤酒女神”的一天 感叹“女神”难当
8月19日,山东省青岛市,17岁的青岛女孩王璇还在读高二,不久前,她凭借一米八的身高和出众的气质加冕成为第18届“啤酒女神”,拿走了许多青岛女孩梦寐以求的王冠。
-
剪纸守艺人梁巧燕:让剪纸艺术焕发新活力
8月11日下午,“相约文博会齐鲁文化记者行”采访团走进烟台1861广告创意产业基地,在产业园内的梁巧燕剪纸艺术工作室,记者看到,壁挂、灯饰、窗帘、户外雕塑、屏风隔断、茶几、布包、礼品、书签、贺卡等,都被融入了剪纸的元素。
-
坚持28年 青岛七旬老人给流浪狗筑家
78岁的老人是青岛有名的流浪动物救助志愿者,至今他已经从事了28年的非官方流浪动物救助工作,而被他救助过的流浪生命超过1000条。
-
济南:走进高三生最后的备考时光
2016年6月4日,济南,山东师大附中29个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即将离校,回家准备两天后的高考。也就是说,这一天是他们在该校教室里学习的最后一天。
-
鲁能骨灰级女球迷追随泰山20年 足球藏品近千件
董军今年50多岁,在济南球迷圈非常有名,是鲁能泰山的“铁杆”粉丝。
-
日照:丈夫患重病 妻子自学针灸拔罐当“良医”
2016年6月1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香河街道北小庄子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村民王洪美在行缝机上为一位村民加工孩子用的小被褥,她的丈夫许家理拖着不灵便的身子,给她打下手,帮着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