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1 09:33:00 作者: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上半年各地统计数据的陆续公布以及地方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截至7月31日,全国26个省份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计达29546亿元。虽然今年以来普遍增幅放缓,但是除了广东、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增长率为个位数,其余省份都保持两位数增长,远高于GDP增长率。
地方财收增长14.4%
目前,还有四川、黑龙江、贵州、云南和西藏五省区没有公布上半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数据。不过,从1~5月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国31个省份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将稳超3万亿元。
在这26个省份中,广东、上海、北京和浙江的财政收入均是个位数增长。其中,浙江财政收入增长最低:上半年财政收入为1957.45亿元,仅增长4.4%,而粤沪京分别增长8.64%、6.8%和5.3%。
其他21个省份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普遍在17%以上,即使是经济下滑压力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其增速也远高于GDP增速。比如山东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5%,江苏增长12.9%。
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最高的是江西省,上半年入账740亿元,增长32.3%,湖南省和天津市分别增长29.1%和27%。另外,山西、安徽、辽宁和广西等地财政收入的增速都在20%以上。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637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而广西财政厅网站消息显示,全国31个省份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14.4%。这两个数据都高于上半年全国和各地GDP增速。
不过,各地在发布财政收入数据时都表示,增速下滑,形势困难。广西财政厅就表示,财政收入增长形势仍较为严峻,国税和地税部门收入进度均落后于序时进度,大部分主体税种税收增幅偏低或出现负增长。其中:增值税同比下降2.6%,个人所得税下降17.9%,营业税仅增长9.7%,企业所得税仅增长5.6%。
海南省数据也显示,上半年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等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税收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税收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有所下滑。
但是,相比政府面临的收入下降压力,企业遭遇的经营困境更让社会关注,尤其在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势下,各界要求政府减税呼声越来越高。
地方的纠结
造成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一是经济形势下滑,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房地产调控。
有媒体报道,2010年上半年,浙江地产业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3.7%。2011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已下滑至27.9%。另外,杭州、宁波、温州三地上半年共收获土地出让金106.31亿、68.44亿和21.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约72%、60%、84%。
对于房地产调控,从去年开始,一些地区就在蠢蠢欲动,放松执行中央政策的边界。但是,中央明确调控决心不动摇,最近又派出督查组巡视,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收入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增长。
而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又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应该减少开支,但另一方面又想扩大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比如,为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广西财政厅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加强财源建设,要求“加快支出进度,发挥财政支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速培育发展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落户,积极培育新的税源和税收增长点,增强财政收入增长后劲。”
也就是说,政府要加大支出,花更多的钱来刺激经济。7月25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贵州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上半年贵州省财政总收入852.73亿元,同比增长25.70%。然而,贵州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却高达1162.75亿元,同比增长45.7%。
广西财政厅的另外一招是“加强税收征管”。广西财政厅提出,“加强对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缴力度;抓好非主体税种和非税收入征管,尤其要加强对交易场所、股权变更等薄弱环节的税收征管。”
事实上,在财政税收增速下降的压力下,地方变相增税冲动再起,本报7月16日曾经做过相关报道,加强税收征管甚至变相增税,这与中央政府结构性减税的大方向背道而驰,同时也将加重企业经营压力,阻碍经济恢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