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10:41:00 作者: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尽管距离元旦、春节尚有一段时间,但年终惯例的银行理财大战已硝烟四起。
进入11月以来,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理财部门了解到,其均在近期加大了1至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营销力度。例如某城商行本周发行的一款91天期的理财产品,设计到期日为明年2月中下旬,正好涵盖元旦、春节两个假期。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常常临近考核点才发行相应理财产品不同的是,今年银行理财大战似乎已大大提前。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A跨年度产品收益率优势渐显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2013年元旦、春节的“年终大考”,吸储压力大增的商业银行近期纷纷推出精准定位的“跨年度”理财产品,而在预期收益率上,不少新近发售的产品预期收益率甚至重回5%以上。
据普益财富跟踪的数据显示,本月在售的跨双节、到期日在年后2个月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平均为4.62%,保本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平均值为3.55%;同时在售的跨元旦、不跨春节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4.43%,保本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平均值为3.48%。
业内人士对此指出,今年央行两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度下行,甚至一度跌落至4%以下,但近期央行以逆回购替代降准和降息来释放银行流动性,银行间资金面也再度紧张起来。据介绍,目前理财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4.5%以上,一些期限稍长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是超过了5%。
“尽管从短期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或小幅震荡,但考虑到年末临近及跨年资金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望震荡向上,尤其是跨年度期限1个月至3个月的产品收益率优势将逐渐凸显。”一位银行理财师对记者表示。
B理财客户遭银行外机构分流
在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高收益“跨年度”理财产品招揽客户的同时,市场上也有不少手握闲钱的客户也准备在年底“择机出手”。
最近一段时间,计划明年在北京买房的李彤(微博)(化名)正纠结于买什么理财产品,在比较了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后,他决定购买一家上市银行推出的3个月保本银行间理财产品,收益率在3.9%。
对此,李彤向记者解释称,尽管也看到了不少收益率在4.5%,甚至5%以上的几款理财产品,但考虑到本金的安全,他最终对含有“非保本”字样的理财产品一律排除在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创新政策的指引下,“短期理财产品”已不再是银行的独有的专利,银行既有理财市场正在被券商、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所“蚕食”。
不久前,记者在山西太原、吕梁等地采访时发现,近期前来券商开户的人并不少,但他们开户很多并非为了炒股,而是借助券商平台购买基金、信托以及券商集合理财等理财产品。
“往年是银行抢走了券商的客户,而随着新型财富管理机构的集体发力,而在今年券商的客户很多都来自银行理财客户。” 国泰君安太原营业部肖波浩对此深有感触,而今年银行短期理财的发行限制,也恰给券商短期理财留下“空挡”。
随着券商、基金、信托等银行外金融机构对理财客户的“分流”,银行理财部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怎样打好这场“跨年度”资金争夺战,也成为各家银行心照不宣的商业秘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