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财经
本站搜索:

蓝黄发展思考:项目合作是关键突破

蓝黄两区融合发展、一体发展观察思考

2012-07-04 09:56:00     作者: 王学文    来源: 大众网-大众日报  

关键词: 项目合作 海参养殖 合作进程 五点一线 融合发展
[提要] 在调研中经常听到这样一种感叹:两区融合是篇好文章,但是不好写。2010年,垦利县为青岛农业大学无偿提供1000亩海边土地,青农大用作海参养殖教学基地;作为回报,青农大为垦利海参养殖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在调研中经常听到这样一种感叹:两区融合是篇好文章,但是不好写。从交通到信息,从市场到政策,从产业布局到生态环保,融合和一体化的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着手?来自一线的实践告诉我们,项目合作是两区融合必须抓好的关键突破。

  中外实践无不表明,区域一体化是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地区和市场规模较大地区,往往凭借种种优势聚集生产要素,落后地区的发展则会暂时受到影响。其实从长远来看,一体化是个互惠过程,发达地区固然有聚集资源的阶段,也有向周边辐射扩散的阶段。但是在当前政绩考核体制下,即使短期内影响当地发展,也会改变地方官员对一体化的态度。利益不协调,是阻挡融合发展、一体发展的首要障碍。

  2010年,垦利县为青岛农业大学无偿提供1000亩海边土地,青农大用作海参养殖教学基地;作为回报,青农大为垦利海参养殖无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合作,历史上从没有海参养殖传统的垦利,迅速推广了这一高利润项目;在胶东沿海花高价也难以买到土地的青农大,则获得了充足用地。

  解决融合发展中的利益不协调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二是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对于前者,就是对为一体化做出牺牲的一方,或者给予经济上的补偿,或者在政绩考核时给予特殊考量,这是调动地方积极性的重要步骤,我省有关方面正在这样做或者尝试这样做。然而更有发展意义的一个做法,是找寻一条双方共赢的合作方式,使双方都能从一体化中获益。遍览中外,项目合作是较好方式。通过项目合作,双方分享项目带来的利润和各种发展效应,从而调动双方参与一体化的积极性。项目合作有多种形式,例如合资办厂、合作办厂、发展飞地经济等。目前两区之间更多的是蓝区到黄区投资项目。综言之,项目合作是解决融合发展中利益不协调的一个突破口。

  项目合作还有一种更深层作用,能倒推两区整体一体化。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项目建起来,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交通、通讯、市场等外部环境。双方开展项目合作,将推动双方在这些方面的融合和一体化。与外部力量推动的一体化相比,这种内生性的一体化更具有生命力和持续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具有极大的积极性推动这种一体化,因为这样做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省外经验证明了这一点。长三角地区是目前国内一体化发展较为深入的地区,这个地区一体化的兴起,最早是江苏、浙江与上海相毗邻的一些县市,主动与上海的企业进行各种合作,在企业合作的倒推下,各种要素的一体化也就提上议事日程。蓝黄一体化发展,目前也正在走这条路子。在两区走一走会发现,早在我们提出两区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之前,两区早已自发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目前这种合作正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逐渐深入推动两区融合和一体化。

  推动两区项目合作,要创造适宜的合作环境。两区项目合作,本是以利益为驱动的市场行为,但政府做好相关“环境”建设,将会加快这种合作进程。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以政府之手加快项目合作显得尤为必要。“环境”建设,既包括在工商、税收、金融等方面制订有利于项目合作的优惠政策,更包括在市场、政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其中的要义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各方进行项目合作,以一体化之便铺就项目合作之路。

  在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是“领头羊”。基础设施一体化,只需要有统一规划、资金支持或政策支持即可实施,相比于一体化的其它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同时,基础设施一体化是项目合作的内在要求,是其它要素一体化的基础和载体,需要先行一步。位于渤海北岸的辽宁沿海,早在2009年就贯通一条1400多公里长的滨海大道,将其“五点一线”上228个工业园区连接起来,推动了“五点一线”融合发展。位于渤海南岸的我省蓝黄两区,目前还没有一条这样的通道。

  在调研中曾听到这样一种担心,基础设施一体化,会导致落后地区的产业向先进地区迁移。在区域经济发展史上,确实有过这样的案例,如意大利。那是因为,当时意大利的发达地区还没有发展到辐射落后地区的阶段,一体化的红利临时只为发达地区享受。此情非彼情。当前我省蓝区有向黄区转移产业的需求,已开始发挥辐射效应,在这种形势下辅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将有力推进两区项目合作,进而推动两区融合和一体化。

吴毅斐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