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置收藏夹 I T 新闻   特别推荐 热点专题 电脑学园 I T论坛
>>> 特别推荐

国家计委与微软备忘录最新披露
黄继新
经济观察报   2002-07-14 20:38:07

    6月26日,国家计委与美国微软公司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消息透露之后各种议论和猜测也随之而来:微软想要干什么?中国政府用什么换来了微软的62亿元人民币巨额投资?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计委权威人士,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在签署的备忘录中,所有的承诺都是微软做出的,计委没有任何承诺。

    据悉,构成了这份谅解备忘录的微软6大承诺分别是:向中国国内企业提供订单、人才培养、输入资金和管理经验、技术转让、产品本地化,以及开放源代码。

    承诺一,提供软硬件外包订单。

    在此之前,全球主要的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外包订单主要都给了印度。中国软件企业即使接到了订单,也是从印度公司转包过来的。

    根据国务院各大部委达成的共识:中国软件产业的两大拉动力量是,积极利用两种资源拓展国内市场;走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而后者的意义丝毫不逊前者:如果中国软件企业不能在国外市场上与外国竞争者对抗,那在外国竞争者进入中国后,它们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国内市场?

    因此,微软做出的第一项承诺就是,在未来三年内,将直接向中国企业提供总价值超过7亿美元的软硬件订单。软件方面指的是软件开发和服务的外包订单,硬件方面则主要指基于嵌入式软件的硬件产品出口订单。

    承诺二,软件人才培养计划。

    在软件产业上,中国真正缺少的不仅仅是软件的开发人才,更缺少软件工程的管理人才。中国有很多很优秀的技术人才,会开发新技术的人并不少,但是新技术怎么进行产业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课题之一。微软权威人士指出:“微软在这方面有很多多年累积的宝贵经验值得中国软件企业借鉴,我们也愿意将这些经验通过合作与大家分享,为软件技术进行产业化作出贡献。”

    计委显然也持相同的观点。因此,在这一部分里,微软承诺在未来三年里,将投入1.5亿元人民币,建立软件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培养高级软件架构师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同时,微软还将与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合作举办人才培养,并支持有关大学和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骨干人才出国考察和学习。

    承诺三,通过合资、合作,输入管理经验和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具有极大领先优势的企业,微软如何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输送给中国软件企业,这才是中国政府最为看重的地方。

    中国软件企业要想开拓海外市场,光靠自己摸爬滚打要花极高的成本。在这一点上,各部委的看法相当一致。因此,除了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提供给中国著名的软件企业外,微软还将以支持中国企业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等形式,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站住脚跟。

    长期以来,微软一直以独资和销售产品的方式进入中国,而今天,微软首次承诺,在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的投资额,在未来两年内至少达到2500万美元,并且争取在3年后达到7500万美元。

    承诺四,加速技术转让。

    微软承诺,将与一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而在这一项中,更重要的承诺是,微软将向国家计委认为需要扶持的、符合中国发展导向的国内企业加速转让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开发成果。

    在这个承诺中,微软将投入1亿元人民币。

    承诺五,产品实现本地化。

    虽然微软的产品已经在中国做了部分研发,和在中国进行生产,但大部分研发还是在美国进行的,因此,国家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照18号文件的精神,推动微软公司加快产品本地化进程,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谈到产品的本地化,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外国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据WTO的规则,它们都不能算是进口商品,因为打开了它们的外壳,里面的零部件都写着“Made in China”。因此,等到以后的某一天,外国品牌的软件也是在中国研发、在中国生产时,就标志着中国的软件产业真正成熟了。

    承诺六,源代码共享。

    事实上,此前微软已经在全球推出了一个“共享源代码计划”,对30个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察看微软产品源代码的机会。但是据国内了解这一情况的人士介绍说,微软对有资格共享源代码的合作伙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至少在企业规模这一个指标上,中国前十大软件企业加在一起也难以达到。

    考虑到源代码对提高中国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微软公司承诺,微软将与中国政府及其重点推荐的合作单位协商并签署合同的基础上共享微软软件源代码。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上一条:北大方正办大学首期投2亿
下一条:联想创纪录1小时卖出电脑905台

关闭窗口

 


I T 频道主编信箱  Tel: 0531-5193461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