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IT巨头关注的中心。三星将在北京设大型研究机构作为中国营运总部;东芝将在中国建立全球化IT生产基地;LG投资30亿兴建中国总部,建立韩国之外最大生产基地;英特尔公司宣布将对现有位于上海浦东的工厂进行扩建,在华封装和测试全球领先的微处理器;飞利浦、西门子、松下、NEC、三菱等厂商均纷纷决定扩大其在中国工厂的生产规模。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外IT公司不仅仅把它们的生产基地搬到了中国,很多公司甚至把它们的技术研究中心都设在了中国。Oracle公司宣布将在中国的深圳和北京投资建立两个研发中心,Oracle公司的亚太区总部也将由香港迁往北京;索尼和爱立信的合资企业今年底也将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研发中心;飞利浦已经把研究中心迁移到了中国。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IT巨头心目中的“圣地”。为什么国外IT巨头纷纷涌向中国,这将对中国的IT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国际IT巨头的必争之地
在过去的一年多,全球的IT巨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裁员和破产成为媒体报道的主体。相反,中国的IT市场却显示出了巨大的活力,IT产业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去年,IT企业的总体业务量都在下降,但很多IT巨头在中国的业务量却得到了增长,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因此,在全球IT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它们更加依赖于中国这一依然保持勃勃生机的“绿洲”。
去年底,中国成功加入了WTO。按照《信息技术产品协议》的要求,我国将要逐步降低IT产品的进口关税,到2005年我国IT产品的关税降将为零。可以说,届时中国将完全融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市场中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毫无疑问,一个市场开放、政策稳定、保持高速发展的中国,无疑是国际IT巨头投资的热土。
对于国外IT巨头而言,中国不仅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条件良好的生产基地。中国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设施可以保证制造工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国内市场广阔,并有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此外,中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国外IT巨头之所以纷纷在中国设置研究中心,就是看重了中国大量优秀的IT人才及其较低的薪金要求。总之,我国有着良好的IT产业基础,开放的政策、庞大的市场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在贸易自由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IT巨头向中国转移战略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国外IT巨头纷纷把投资重心转向中国,大量工厂以及研究中心的建立,必将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如今,对于许多国际IT巨头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市场扩张的一个基地,就如麦肯锡中国经理奥尔所说的,“你必须在中国拥有重要的生产力量,如果你在那里没有竞争力,你的对手很快就会有。”
与狼共舞 方显英雄本色
如此之多的国外巨头在中国投资设厂,建立研究中心,这将对中国IT产业的市场格局以及国内IT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面对入世后国外IT巨头的疯狂布局,有人说“狼”来了,中国的IT企业还能存活吗?事实上“狼”并不可怕,因为,对于我国众多通信设备制造商、PC厂商、手机制造商而言,它们早就习惯了与“狼”共舞的生活。
电信设备市场是中国IT业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而国外的电信设备制造巨头很早就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主导地位,一些通信设备产品甚至很早就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但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在中国市场上还是成长出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它们包括“巨大中华”以及烽火、东方通信等等,它们在与国际厂商竞争中不断壮大,并逐渐从国外厂商手中夺回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如今我国电信运营业所使用的主要产品,从交换机到其它的几乎所有设备,国产设备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外,我国通信制造商也已经走出了国门,华为、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等很早就开始国外市场的开发,如今它们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
虽然,较之于国外巨头,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近年来,我国通信制造企业在高端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传统交换机、接入网、低端光通信设备“老三样”为主导的局面,在数据通信、高端光网络、移动通信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特别是大唐电信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已被国际电信联盟及所采纳,以及由烽火科技代表中国提出的IP over SDH提案被正式批准作为国际电联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突破。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通信制造企业在技术力量上与那些跨国的通信制造巨头所存在的差距。特别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我国的通信设备所需的关键元器件(如集成电路、射频器件、新型片式元器件、光电器件)和重要材料(如光纤预制棒等)基本上都依赖于进口。
对PC制造商而言,我国在90年代初放开PC市场的进口限制之后,国外的PC产品已经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但就是在与IBM、康柏、惠普这样的老牌PC巨头的对抗中,国产PC品牌还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特别是联想,如今虽然面对着戴尔这样的国际PC巨鳄的竞争,依然占据着中国PC市场的老大地位。
在手机制造业方面,长期以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国外手机巨头一直把持着中国庞大的市场。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如今TCL、波导、科健等一大批手机制造商都已经成长起来,并从国外手机巨头手中夺取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去年,国产手机取得了15%的市场份额,今年这种势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上,TCL已经取代了西门子,仅次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名列第三。但由于我国的手机制造商并没有掌握手机制造的核心技术,手机芯片都需要向国外进口,这将制约着我国手机品牌的进一步成长。
事实证明,中国的IT企业并非是毫无抵抗能力的羔羊。虽然,国外巨头战略重心向中国的转移将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但中国的IT企业并不会在这场竞争中倒下,因为它们就是竞争中成长的,并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更加成熟。
借势发展 增强实力
国外IT巨头生产重心向我国的转移,无疑将对我国整个IT产业产生长远的影响。
首先,国外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将会促进我国IT市场走向完善和成熟。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投资区域,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以及开放的市场政策,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IT巨头投资中国。它们将在中国设置工厂,创建研究基地,它们也必然将寻求与中国IT企业的合作,这将促使国内IT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促使中国IT产业进一步地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竞争主体的国际化、多元化必将促使我国整个IT市场尽早地走向成熟。
其次,国际IT巨头的进入将会从整体上提升中国IT产业的实力。国外IT巨头的大举进入,将进一步完善我国IT产业链上的主体力量,并且将带动产业链上其它主体的成长,从而从整体上促进我国IT生态圈的繁荣。
另外,国际IT巨头的进入将会促使我国IT企业的成长壮大。中国的入世以及国外IT巨头的大举“入侵”,意味着国内市场已经完全融入国际市场,中国的IT企业要与国外企业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公平竞争,它们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的IT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但我国IT企业规模不够,甚至还没有一家具有国际品牌的跨国公司。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IT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很多企业的实力和规模都十分有限,它们往往都是依赖于充足的市场内需而生存的,但随着国际IT巨头的蜂拥而至,它们将很难继续获得生存的空间。而国外IT巨头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将会促使我国IT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从而促使资源的优化和企业规模的壮大。
与此同时,国外IT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因此,这对我国的IT产业来说是一次交融、学习的机会。众多的国外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必然会寻求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因此,无论是在管理体制还是技术方面,中方都将有学习和改进的机会。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可能从国外企业中获得任何的核心技术,因为核心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没有一个国外企业会把它轻易交给别人。因此,对于国内的IT企业来说,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机遇就有挑战。国外巨头的大举进入将会促进我国IT市场的成熟,并给本土企业创造了学习和改进的机会,但它们进入中国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IT企业,抢占市场、追求利润才是它们的根本目。国外IT巨头战略重心的转移意味着竞争的加剧,意味着它们要从国内IT企业手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优秀人才。面对挑战,我们的IT企业只有不断地壮大自己,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个巨头林立的国际化市场中生存,我国的IT产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