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济导报人文 

 

毛泽东的外孙女打造红色经典文化

2003-12-24 09:19:31 

  她与外公毛泽东从未见过面,但她的名字却是红墙内的老人对着
照片亲自起的。主席把自己名字里的“东”字和最喜爱的“梅”都给
了她,于是她有了看似平凡、实则意义非凡的名字“东梅”
  。孔东梅,32岁,毛泽东的外孙女,留学美国两年,如今北大博
士在读,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老总。未见其人,她复杂的身份就已
平添了几分神秘。
  多次约访,助手小娟说她非常忙,无法答复准确的采访时间。直
到10日中午,在我终于看完了她写的《翻开我家老影集》之后,我们
坐在了一起。眼前的孔东梅一身浅米色休闲装,平底棕色皮鞋。细细
打量,你会发现她长得与主席惊人地相似:大而漂亮的眼睛,褶皱明
显的双眼皮,挺直的鼻梁,尤其是下颔一侧一颗痦子与主席如出一辙。
“有人说过你与外公长得像吗?”“有。”“哪里呢?”“痦子吧。
其实我母亲更像他,她去理发别人老说:怎么长得跟一百块钱上的大
头像一样。
  ”她的办公室很朴素,没有任何装饰,除了两张印有主席语录的
老挂件,还有一张爱尔兰作家头像组成的海报。她说她非常喜欢英国
作家,特意从美国将这张海报带了回来。
  同其他写历史人物的书相比,东梅的文字是年轻而有活力的,讲
到的人物也随之鲜活起来,毛泽东、杨开慧、贺子珍、江青、毛岸英
……精心选用的整幅黑白旧照,里面的人目光安静地望着你,仿佛在
为她的讲述作明证。谈到主席,她会看着你缓缓地说,“我的血管里
流着他的血!”声音如一片落叶般轻柔。但你会感觉到,即使是树叶,
那也是一片选准了自己的方向再下落的叶子。
  现状———
  《翻开我家老影集》
  是公司的第一本书记者: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除了写出这本书,还有什么纪念打算?
  东梅:我们东润菊香书屋策划组织了一个大型展览,18日就要在
北京开展了,名字叫《领袖家风》,其中有200多幅照片和一些实物。
我今年下半年来一直在搞这个展览,已应邀在福建和浙江免费展出过,
效果非常好,一天就有15000多人参观。北京的展览内容要多一些,
我们做了一个我外公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实物模型,还从韶山毛泽东
纪念馆借了几十件我外公的遗物来展出,这可能是这批遗物首次进京
吧。另外,我还应邀与湖南卫视一起做了一个6集系列片,从我的角
度对外公的足迹进行寻访。
  记者: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出书的?写书与做系列片是同步吗?
  东梅:角度一样,形式不同。两年前我还在美国读书时,受我妈
妈写书的启发,有了写书的想法与冲动。本来,作为主席后代,我们
一直生活得很低调,很少向公众谈及我外公。但我妈的书让我看到她
与我外婆贺子珍那坎坷的一生,我受到很大震撼,于是想从一个现代
女性的角度写点什么。
  因为外公是个伟大的人物,所有家庭成员都不可避免地与他有关
联,每个人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于是就从韶山曾外祖父母那代人开
始写起。一年前开始动笔,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一气呵成,写出了这本
书。
  拍电视片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走访了湖南、湖北、福建、上
海、北京等多个省市。
  记者:东润菊香书屋文化公司什么时候成立的?主要是做什么项
目?
  东梅:我从美国回到北京时正好赶上“9·11”,休整了俩月就
成立了这个公司。我们主要从事文化传媒工作,打算做红色经典文化,
让人们看到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见血见肉的东西。
《翻开我家老影集》是公司的第一本书。另外,明年准备介入一家媒
体。
  未来———
  想做一个一流传媒企业记者:你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国际政
治专业,有从政的打算吗?
  东梅:我对国际关系比较感兴趣,但暂时没有从政的打算。
  记者:您父亲当年是北航的教授,后作为社会活动家也从事商业
活动,哥哥如今也在经商,你今后会一直走商业之路吗?
  东梅:我对传媒感兴趣,如今在北大还在学习。我想做一个一流
的传媒企业,因为这个时代呼唤优秀的企业家。
  记者:主席那一代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一代,无论是他还是杨
开慧、贺子珍都是理想主义者。你作为第三代,你的理想是怎么样的?
你是党员吗?
  东梅:每个时代对人的要求不同。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没有历
经第一代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也没经过父母那一代痛失很多机会的
痛苦。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经商,一句话,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
历史给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舞台。不是吗?几十年前谁想过
会出国学习和创建自己的公司呢?这是时代的要求。
  我的血管里流着外公的血,这是我自豪的一点。但人嘛,总要实
现自己的价值。我不是党员,我妈妈说我还不符合一个党员的条件。
  自己———
  不想总活在外公光环下记者:你是1972年出生的,主席是1976年
去世的,4年间就没见过主席,遗憾吗?
  东梅:除了我哥哥孔继宁,我表哥毛新宇、表弟王效芝和我都没
见过主席。遗憾肯定有,但他对我们的影响是超乎寻常的,即使没见
过面,他的思想、他的诗人情怀对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
  记者:你的经历如何?
  东梅:我在上海出生,童年在外婆贺子珍身边度过,后来上学时
回京。
  我妈妈对我的人生观形成非常重要,现在我喜欢文学写作是与母
亲的教育分不开的。大学时我学的是外语,毕业后应聘到创业之初的
泰康保险从端茶倒水打杂做起,一做就是3年。那3年对我成长帮助非
常大,尽管当时每天晚上9点以后才下班,枕着电话入睡,还要准备
出国考试,很辛苦。但人才都是摔打磨练出来的,泰康公司也从最初
几个人几张桌子发展到现在16万人的保险大公司。正是那3年的经历
让我有信心做好自己的企业。
  记者:作为主席后人,你的工作与生活会不会因此沾光受他人格
外的照顾?
  东梅:格外照顾谈不上吧,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倒是会的,毕竟不
能忽略大家对主席的感情。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你的产品本身是
否对别人对社会有益处才最重要,否则谁会总想着照顾你呢。人的本
能就是要考虑你能为他带来什么好处,而不会总想着你是谁的后人。
我也不希望让自己总活在外公的光环下。
  记者:作为主席后人有压力吧?毕竟这个特殊身份是如影相随的。
  东梅:有压力,但是也有好处,至少我会对自己要求更严格,身
上的担子也更重。而压力最小的是在国外的两年,因为当时除了李肇
星大使外,我的同学没有人知道我是谁,况且美国人并不关心别人的
隐私。
  外公毛泽东———
  为父为子他都尽心尽力了
  记者:您作为外孙女,从情感角度看,主席是什么样的人?
  东梅:他非常伟大,是了不起的革命家、军事家、诗人,同时又
是个感情丰富的很平凡的人。我从我父母和李讷阿姨那儿听说,他是
个非常好的父亲,特别爱孩子。尽管外界都说他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
其实从这些孩子自己来看并不觉得过分,反而有慈爱的一面。
  外公情感特别丰富,并非脸谱化的政治人物,我听说有警卫要离
开时,他们都会抱头痛哭。我岸英舅舅牺牲两年后他都不敢告诉舅妈
刘思齐,直到他去世,人们才发现他一直悄悄珍藏着岸英的一件衬衣
和一只袜子。那种父子情深真让人感动!
  外公对自己的母亲也非常爱戴,母亲去世后还写过一篇广为人知
的《祭母文》,为父为子他都尽心尽力了。
  记者:你从外公身上继承了哪些东西?虽然你没学过经济管理,
却不乏自信。
  东梅:我不敢奢望超越前人,但我感到自己头脑还算清晰。首先
我认为人活着要独立。当然我不想当没有女人味的那种女强人,事实
上许多闪光的女性是非常有魅力的,比如杰奎琳·肯尼迪,希拉里,
撒切尔夫人,还有我们国家的吴仪。
  同时我希望有一个好的婚姻家庭(笑),当然我现在还没资格谈
这个;另外要有闲暇时光,出去度假或看自己喜欢的大片和书什么的。
  记者:你在国外生活了两年,觉得西方人对主席的评价客观吗?
  东梅:他们对毛泽东的看法往往是一知半解的,是脸谱化的,并
不客观。就像中国许多人并不真正清楚切·格瓦拉是谁,但穿着印有
他头像的背心的人到处都可见。
  外婆贺子珍———
  每个人都有失误,
  我理解她
  记者:你在《翻开我家老影集》中写到杨开慧时用了“永远的29
岁”,理由是“爱情”;在写贺子珍时,也用了“战地爱情”,曾在
战斗中负伤的她让丈夫不要管他先走。你主要想表达什么?
  东梅:有伟人风范是毛泽东的后来,在革命初期他更是个有着人
格魅力的男人,当年杨昌济就曾写信给章士钊,说若论救国,必毛泽
东和蔡和森二人。杨开慧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典型知识女性,当年就
是被毛泽东的流利口才、雄才伟略所吸引。
  对于外婆,我的感受就更多一些。她是1927年与我外公结婚、19
37年分手的,这10年是我外公最困难的10年。她是井冈山第一个红军
女战士,他们结婚10年,生了6个孩子,可见感情很好。我在采访其
他老同志时他们也说,10年中我外婆大小产10次啊,长征路上还在生,
后边几十里就是追兵,赶紧找间茅草屋烧壶开水,生了都没来得及看
上一眼就送人了,为此好几个孩子都下落不明……
  记者:有没有可能再去找寻这些可能健在的亲人呢?
  东梅:很不容易吧,毕竟老人都不在了,靠什么作凭证呢?
  记者:书中有贺子珍写下“从此诀别”后,不顾主席派人劝阻执
意远走苏联的一幕。你认为正是外婆那个错误选择,造成了她晚年的
最大痛苦。如今你能理解外婆了吗?
  东梅:每人都可能有失误的地方,我现在肯定是能理解我外婆的
———经历过这么多坎坷,对她来讲打击很大,当时离开外公也是一
时赌气或想不开吧。
  她从未同我讲过这些,虽然从小与她一起长大。我妈妈说,尽管
她(外婆)回国后只能孤身一人生活在上海,但她从不抱怨外公,还
让我母亲给外公捎了一个骨头做的挖耳勺。后来我外公对我妈妈也说
过他们的分手应各负50%的责任的话,他还让母亲送给外婆一个他用
过的大方丝手绢。外婆为此病重,外公还哭了。
  我的外婆1984年去世,除了10余块深埋了30年、到火化时才离开
她身体的弹片,还留下了一本1951年发给她的残疾军人证,凭证她可
以每年领取330元钱,可直到去世,那儿也没留下一处取款人“贺子
珍”的签名……
  ◆李冰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