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济导报人文 

 

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悬念

2004-01-01 11:03:09 

  经济过热的观点,在消停一段时间后,近日再次见诸媒体,并引
起争论。经济真的过热了吗?其实未必。企业职工与农民收入增长乏
力、外资利用增长趋缓、民间投资启动难、政府投资减少、人民币升
值压力巨大……中国经济有太多的悬念。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经
济不但不会过热,甚至可能会过冷
  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认
  为,2003年的中国经济趋于过热。我以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
资和出口推动的,开发区、房地产、钢铁、汽车等局部过热;投资结
构是基础设施和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居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
不足,因而就业、收入和消费仍然低迷,并未正常循环;虽然粮食、
蔬菜、煤炭等价格因退耕还林、陈化粮、储备虚报、超载清查、运价
转移等而上升,整体上物价水平并没有走出通货紧缩的处境。有些研
究机构和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经济2004面临一些过热因素,若不及时
严厉控制,经济会过热。我认为这是判断错误。2004年中国经济面临
着导致紧缩的十大因素,处理不当,经济不但不会过热,甚至可能会
趋于过冷。
  居民收入增长不会太快就业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消费需求
在整个总需求中占60%以上,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整个需求不旺。从
劳动力闲置导致的城镇居民收入损失看,一是2003年愿意工作但没有
工作的4200万劳动力(2002年结转失业和2003年失业平均数),由于
闲置,按每人平均工资年9600元,减去低保和失业保险乐观估计2400
元计算,全部劳动者少收入3024亿元;二是农业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
按一户两个劳动力种60亩地计算,有6500万劳动力即可,农村剩余劳
动力26500万人,如果按闲置损失每人每年4000元计,损失收入17225
亿元,即使按照最低每人每年少收入1000元计,也损失收入2650亿元。
因此,由于应当工作没有工作、下岗和农村劳动力闲置,全国损失的
收入最保守估计达5674亿元。
  2003年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不超过4%,农村来城市务工人员
工资也增长缓慢,不超过5%,且还拖欠严重。城市中除了公务员、
垄断性国有企业和一些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较快外,国有、集体、
私营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劳动者的工资也增长很慢。
  2004年,虽然国家会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大幅度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仍然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城乡劳动者收入增长总体
上将低于GDP增长速度。
  消费增长不会十分乐观2003年,由于城镇失业和下岗,导致收入
损失3024亿,按消费率60%和消费需求乘数是3计算,导致总需求萎
缩5443亿元;农村劳动力闲置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保守估计为4770
亿元。
  我个人估计,如果2004年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城镇就
业没有太明显和有成效的办法,就业不能显著增加,消费增长率至多
超不过10%,消费仍然可能处于相对萎缩状态。
  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导致经济增长趋缓国外一些研究机构认为,
目前人民币汇率过低,与美元的比价应该上升30%。当然这种估计可
能过于夸大。但是,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是一个趋势。并且确实存
在着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样数量的商品由美元反映的价格上升,而交
易相对所用的人民币货币减少,引起通货紧缩。反之,如果人民币汇
率相对美元贬值,交易所用的人民币数量将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因
此,人民币相对美元有升值压力,实际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存在着收
缩的压力。
  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逐步释放,出口成本将上升,出口需求
将下降,出口品生产将相对萎缩,就业机会将相对减少,与此相关的
收入也将减少,一部分消费将会随之减少,生产出口品的采购和投资
也将减少,国民经济将形成一连串的收缩反应。
  政府主导性的投资减弱十六大以后,各地党委和政府换届,都定
了较高的增长目标。2003年的这一轮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地
政府推动的。政府举债和收费扩大城市建设,大上基础设施项目,政
府诱导着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政府影响四大银行和干预地方商业银
行大量放款,使经济发展越来越热。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目标是,改生产
建设型的政府,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的政府,财政要成为公共财
政,国有企业要进行大规模改制,投资审批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实际
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的深入,政府可控资源减少,政
府主导投资冲动的能力也大大下降。
  特别是新的发展观的确立,增长目标不再是考核地方政府干部的
惟一指标。要求地方政府把精力主要放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
障、生态环境保护、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地方政府的各种不合理的
收费和举债要进行清理和控制。实际上,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的主要领
导已经从观念上开始转变,即不再投资办国有企业,不再亲自搞建设
来发展经济,而自觉向提供服务和创造环境转型。再就是财政政策要
逐步淡出,发行国债数量与GDP的比值越来越低,并且国债越来越多
的部分要用来还本付息。中央政府传统的国债发行主导的财政政策对
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也日益减弱。因此,2004年政府主导、冲
动和诱使的投资将会比2003年减弱。
  民间投资启动难度很大今年1—11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
企业3661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9.31%;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005.02
亿美元,同比增长37.08%;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1.54亿美元,同
比只增长了0.2%,其中7、8、9三个月为负增长。2004年吸引外商投
资将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外方因预期外币相对人民币贬值可能
会积极投资,但两岸局势变化可能会成为影响外商投资的一个因素。
另外中方合作者将会考虑人民币预期升值而放慢与外商合资的步子。
  从民间投资来看,受到注册审批,行业准入,投资、金融、土地、
对外贸易等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约,增长不可能太大。虽然十六
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到要从这三个方面清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放宽准
入限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同等待遇。但是,由于需要时间,并且
涉及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权力和利益,2004年能清理到什么程度,什
么时候能清理到位,会不会彻底突破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性障碍,释
放民间投资的能量,将目前的经济增长的政府主导性转变为社会和民
间投资主导性,还不是十分乐观。
  2004年政府主导性投资如果趋于下降,外商投资不能维持高增长,
且民间投资不能迅速启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推动力将会减弱。
  出口增速可能降低为了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实际是人民币变
相升值),我们开始下调出口退税水平,这将增加出口的成本,部分
提高出口品的价格,减少出口需求。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必然会抑制我
国商品的出口。在商品出口结构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出口总额
会下降。
  再则,随着中国经济外贸依存率的上升,出口会越来越多地受到
其他国家反倾销、增加非关税壁垒等因素的影响。截至目前,外国已
经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544起,涉及纺织、家具、彩电、
化工原料、钢铁等许多出口行业,而中国的对外反倾销只有24起。明
年估计形势会愈加严峻。近年来,我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接踵而
至,除长期困扰我国出口的国外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以外,以CR标
准为例的技术性措施,以及检验检疫措施、知识产权、通关程序等贸
易壁垒对我扩大出口的制约也日益突出。
  因此,2004年出口增长率会多高,将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
  征地制度改革投资成本上升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收
益。2004年修改《宪法》和《土地法》有关内容,区别公益性用地和
经营性用地,经营性用地加大农民和集体谈判的权力,甚至集体土地
可能会直接进入经营性用地市场,并提高公益性征地对农民的补偿,
并考虑征地和土地交易与农民社会保障挂钩。这将提高建设用地的成
本,延长征地的时间,对目前各地政府负地价和零地价招商引资、大
搞开发区和城市经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2004年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究竟对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城
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影响到什么程度,还是一个变数。
  欠债工程降温这几年经济过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地方政
府、有关单位工程预算款不到位,甚至没有预算款,就开工建设。加
上工程建设力量供给大于需求,许多工程建筑安装单位难以找到活干,
于是,由工程建筑安装单位来填支进行建设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工程
建筑安装企业又普遍欠农民工的工资,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
题。建筑、餐饮等行业历年累计欠农民工的工资,全国最保守估计在
3000亿元左右,甚至可能还要多。这是继国有企业三角债后最大的一
笔三角债。前者受害的是银行和效益好的企业,后者受害的是农民工。
这实际是在挪用,甚至占用农民的工资,用农民的吃饭钱在搞建设,
来发展经济。如此,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怎能不过热呢?
  城市建筑方欠民工工资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今
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年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民工欠
资的清查摸底、法律援助、打击和处罚等措施。更重要的是,今后对
农民工劳动用工的规范,工资的发放要制度化,特别是要限制和打击
挪用农民工工资来上项目、搞经济建设的不道德和不法行为,对于挪
用和利用农民工工资来发展的热劲,无疑是釜底抽薪。
  失业问题将非常严峻2003年,中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在650万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需要就业的1000万(城市化水平如果每年
上升1%,转移劳动力压力为1000万左右),下岗再就业压力为400万,
而最乐观估计,2003年城镇能解决的就业岗位为1000万。
  2004年新增城镇劳动力仍然为6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为1000万,下岗再就业压力可能为400万,当年就业压力为2000万左
右,加上2003年向2004年结转的需要就业而未能就业的,总量达6500
万。按年提高1%城市化水平计算,2004年城镇总人口将达到53745万
人,按56.44%的城镇从业率计算,城市劳动力供给达到30333万人,
如果2004年城镇也是只能解决1000万人就业,累计失业人员将为5500
万。因此,2004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压力,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的。
  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展也将抑制经济的过热
  目前经济局部过热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部分外资和个体私营
经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用的农民工,几乎没有进入社会保障体系。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省去了一大块社会保障成本。再换一句话说,就是
经济的局部过热发展很大原因上是极低的社会保障成本所推动的。
  过去经济发展的几十年中,我们几乎没有给几千万城镇职工上社
会保障,用本来用于社会保障的钱去搞建设和发展经济了。这给我们
留下了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下一代人和下两代
人的养老保障用于供养上一代和上两代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受到影响。社会保障经费保守估计,未来10年中缺口4万亿左右。
  目前,城镇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有几千万人还没有纳入社会
保障体制,1亿农民工几乎没有进入社会保障体制,到2020年,还将
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试想,3亿多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如果不及时地建
立起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劳动者逐步进入退休年龄时,将会形成非常
严峻,比目前严重得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
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享有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切权益,包括社会保障。
  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必定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抑制
投资、建设和出口等各个方面的热度。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周天勇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美猴王”济南猴年说猴事
下一条:财政政策寻求突破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