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的管理水平、韩国企业的文化水平均比山东的企业高一
个档次。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们相信,韩国技术与产业向山东转移是
最合适的。而山东由于其工业化进程的需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没有理由不接受这种转移。
韩国产业移向山东
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渤海、黄海,就会豁然开朗。由于半岛的突
出,山东成为中国拥有最长海岸线的省份之一,众多优良的港口使山
东的对外贸易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由山东的最东端向
东,隔海相望,便是处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韩国。别看韩国的面积不如
山东大(山东的三分之二),人口不如山东多(山东的一半),但经
济实力却比山东大得多。比起山东来,韩国有如下优势:一、韩国处
于技术由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的中间地带,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家曾提出技术差距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技术首先由最发
达的美国发明,然后沿着两个方向向外扩散,一是越过大西洋向欧洲
扩散,二是越过太平洋向日本扩散。欧洲的途径我们不谈,就亚洲来
讲,日本消化以后,再向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这些新
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扩散,再由这些国家向比他们还落后的国家扩散。
看看韩国的地理位置,我们就能得出结论,韩国技术向外转移的最便
捷途径是转向中国,而中国最合适的接受地点是山东。二、韩国已经
实现了工业化,而我国刚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
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提出工业化要与信息化相结合,走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的道路。无论是汽车制造业,还是造船业,还是机床工业,
还是电子行业,韩国的整体水平都比我国高,当然比山东高。由于韩
国实现了工业化,韩国工人的工资比中国工人的工资高4-5倍,这使
韩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成为韩国企业界必然的选择。三、韩国成立后,
首先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当完成民族工业化以后,韩国的经济发
展战略开始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移。出口导向战略的核
心是瞄准世界市场,这逼迫韩国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国内的生产能
力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向外扩散不可避免。四、韩国已经建立了现
代企业制度,且有了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经验。韩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韩国企业的文化水平均比山东的企业高一个档次。这一切的一切都使
我们相信,韩国技术与产业向山东转移是最合适的。而山东由于其工
业化进程的需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没有理由不接受这种转移。
打开山东的地图,我们会发现山东的地理位置优越。山东离北京
很近,不过千里,山东向西,即是中国的腹地,由山东向南,是中国
最发达的东南沿海,由山东向北,除了北京与天津这两大直辖市,跨
过辽东半岛,山东与东北三省便连成一片。山东有河,黄河横穿山东
东西;山东有路,京沪、京广贯通山东南北;山东物产丰富,有煤炭、
有石油、有粮棉;山东有市场,近9000万人口本身即是庞大的消费潜
力。山东有丰富的劳动力,具备了经济发展的一切条件。但这些条件
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要靠适当的发展战略及产业的升级换代及
结构优化来保证。而确定这样的发展战略及产业定位不仅要考虑中国
经济结构的自身需求,还要考虑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山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面积为15.3万
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6%,山东的人口有近9000万人,占全国
人口的7%,但山东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20多年以来,山
东虽不是发展最快的地区,但山东是经济发展最稳的地区。山东同全
国一样,过去20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而未来的20年,应是
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正如十六大报告一再强调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大
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中国不可丧失这个机遇,山东更不可丧失这个机
遇。
半岛产业区战略有备而来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区域经
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主要由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如联合国贸发会议、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推动,而区域集团化则
由地缘关系的邻国结伴而行。这两种趋势并行不悖,演化成世界经济
发展的波澜壮阔的画卷,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正如江泽民
同志一再指出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这
种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我们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参与。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赶上时代的潮流,加速我们的发展,使
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中国先后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
界银行的席位,并积极谋求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地位。经过15年的艰
苦努力,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
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坚实的步伐。
相对于中国在全球化道路上取得的成就,中国在区域集团化的发
展上不尽人意。而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
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更积极地参与到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中
来。我们知道,目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或者叫做经济一体化)搞
得最好的有三个,一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目前有15个国家,到20
04年的5月1日,将有25个成员国;二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目前由美国、
加拿大、墨西哥组成;三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目前由10个国家组成。
至于大家熟知的亚太经合组织,虽说进展迅速,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
论坛阶段,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至于中国与俄罗斯还有中亚四国组成
的上海合作组织,目前的主要合作还不是在经济领域。正如这个组织
一再宣称的,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三个主义,一是恐怖主义,
二是分裂主义,三是极端的宗教势力。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没有真正
参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重要国家有两个,一是中国,二是我们的东邻
日本。
虽说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参加或者创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但中
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积极的、目标是明确的。中国最早把目光投
向的是东北亚的经济合作,早在八十年代初,中国刚刚奉行改革开放
政策,中国就对东北亚的合作问题投入了极大热情。东北亚包括中国、
朝鲜、日本、蒙古、俄国、韩国六个国家。由于这六个国家经济制度
构成迥异,历史关系复杂,到目前为止,进展不大。中国对于东盟的
合作也表现出积极的热情。1997年7月,东南亚国家经历了亚洲金融
危机,中国为了与东盟搞好关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赢得了东盟国
家的高度赞誉。目前,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框架协议已经签署,中国与
东盟将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
虽说停留在政治与国家安全领域,但是经济合作的前景还是很大的。
应当说,积极参与与组建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是中国既定的战略目
标。山东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了半岛产业区战略。
新自由贸易区呼之欲出
我们不妨从经济上分析一下中国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选择
。如果从必要性考虑,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圈(包括香港、台湾和澳
门)与日本、韩国自由经济区为最好。因为它符合自由区建立的经济
原则,比如地理位置相邻、经济优势互补、高低档市场统一等。但毋
庸讳言,这难度很大。这里面的主要问题一个是台湾问题,一个是中
日问题,一个是日韩问题,短时间内这些问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但
我们可以求其次,比如先搞一个中国大陆与港澳、韩国的自由贸易区
。这个难度不大,且有极强的操作性。香港、澳门已回归中国,韩国
与中国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搞这么个自由贸易区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开头,如何开好头的问题。山东依据韩国的制造
业优势实施半岛产业开发战略,应当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笔者认为,
山东可利用韩国企业界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作为对等,
引导或者是逼迫韩国开放自己的农产品市场,实现双赢。也要利用好
山东的开放口岸,尤其是用足用好保税区的政策,适当扩大保税区的
范围。保税区的内地化应当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另外,山东可
以按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培训有关的人才。同时
,在优惠贸易安排的框架内进行双方的贸易活动,积极探索优惠贸易
安排的途径与办法。我们相信,在山东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随着半
岛产业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以此为契机,掀开
崭新的一页。
(作者为导报学者顾问团成员、山东财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