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余靖静、张乐报道
对87岁高龄的中国老人黄廷鑫来说,1944年6月6日永难忘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这一天在诺曼底海滩打响,同时也奏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西欧的序曲。
61年弹指过,满头华发的黄廷鑫成了中国大陆唯一健在的诺曼底战役亲历者。目睹昔日战友一一辞世,黄廷鑫感受到了时间的急迫。尽管因帕金森综合征不得不长期卧床休养,但黄廷鑫依然执意坚持每天口述自己二战时期在欧洲战场的亲身经历,并要求儿子黄山松为其记录并整理。
“记住诺曼底,是为了记住残酷的战争;记录历史,是为了永远的和平。”
航空母舰上的中国值更官
黄廷鑫与诺曼底的渊源,最早应该从1937年说起。那年,黄廷鑫19岁,从老家安徽安庆最好的中学安庆高中毕业,考取青岛海军学校。然而,等到4年后他毕业之时,中国的海军舰只已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损失殆尽。无奈之下,黄廷鑫又入成都陆军学校,成为黄埔第17期学员。
1942年,正值国民党选派年轻军官到英、美学习海军,黄廷鑫和其他23位中国海军军官通过考试脱颖而出,从此踏上了去英国学习、参战的征程。
战争使前往英国的路程漫长而曲折。黄廷鑫和他的同胞战友从重庆出发,经昆明,飞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印度的加尔各答,再坐火车到孟买,在那里等待商船组成船队,前往英国。
为提防德国的海上封锁,保证乘客的安全,商船由海军舰队护航。为黄廷鑫等人乘坐的船队护航的是1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没想到,在地中海还真碰上了德国潜艇。”海军出身的黄廷鑫平生第一次经历了海战。当时,两艘驱逐舰脱离编队进攻潜艇,一艘负责用仪器跟踪潜艇,锁定目标、发出指示,另一艘发射深水炸弹攻击,结果德国潜艇被打跑了。
1943年10月,历经了海战、颠簸和辗转的中国军官们抵达伦敦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并在这所举世闻名的海军学院接受英国海军传统、礼仪的培训,以及航海、枪炮、船艺等科目的学习。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海军科目学习后,1944年3月,他们被派往各个战区,到现役大型军舰上实习、参战。
就这样,黄廷鑫开始了他真正的二战生涯。
黄廷鑫所登的“搜索者”号,是一艘由美国制造、一万吨级、能载25架飞机的轻型航空母舰,主要执行护航任务。在“搜索者”号上,黄廷鑫担任副值更官。“我主要负责观测航母在海上的角度是否合适,在编队中的位置是否正确。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老人回忆说,航母必须根据风向、水流来决定航行的状态,从而保证飞机顺利起降。同时,航空母舰在航行时,值更官要时刻监视飞机换班、在天空飞行是否有异常等情况,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