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环球军情
站内搜索:
伊拉克战争以来最严重袭击说明了什么
2006-11-24 16:03:00 作者: 新华网

11月23日,当地居民站在伊拉克萨德尔城汽车炸弹爆炸后留下的血泊中。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巴格达11月23日电(记者 张伟)2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部什叶派穆斯林聚居的萨德尔城遭遇连环汽车炸弹袭击,目前已造成160人死亡,257人受伤。这是伊拉克战后伤亡最为惨重的单日袭击事件。

    继本月中旬巴格达发生大规模集体绑架事件后,这次血腥的连环炸弹袭击再度让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震惊。分析人士认为,大规模恶性暴力事件接连发生,充分表明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在改善伊安全局势方面不断受挫,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

    大规模袭击不断

    11月初,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判绞刑。虽然不少什叶派民众因此欢欣鼓舞,但伊教派矛盾却同时进一步加深,大规模袭击事件接连不断,安全局势难以控制。

    ——14日上午,一伙身穿警服的武装人员闯入巴格达中部伊拉克高等教育部一栋大楼,绑架了约100名人质后乘车逃离。虽然一些人质随后被释放,但还有人至今下落不明。

    ——23日上午,位于巴格达市区的伊拉克卫生部遭到大约30名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的袭击。虽然伊安全部队已将这伙武装人员击退,但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袭击政府部门,让人不寒而栗。

    ——23日下午,萨德尔城内一个市场和三个广场接连遭到汽车炸弹袭击。由于上述地点人员密集,袭击造成400多人死伤。

    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22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伊拉克局势正在持续恶化,难有好转迹象。这份报告显示,今年10月份共有3709名伊拉克平民在各类暴力事件中丧生。这是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伊平民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月份。报告还说,自今年2月份什叶派宗教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爆炸事件引发伊大规模教派冲突以来,已有约42万伊拉克人逃离家园。

    教派冲突可能加剧

    23日萨德尔城袭击事件发生后,人们普遍担心这起针对什叶派的大规模袭击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教派仇杀浪潮,让伊拉克局势更加混乱。

    首先,爆炸发生后,逊尼派武装人员立即成为主要怀疑对象。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还不能排除逊尼派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制造爆炸,借机煽动伊拉克教派冲突的可能性。但许多人依据教派冲突的思维定式出发,认定萨德尔城内居民多为什叶派穆斯林,对立的逊尼派武装人员自然是幕后凶手。袭击发生后不久,愤怒的萨德尔城居民和一些武装人员走上街头指责逊尼派武装人员,并向空中鸣枪。巴格达北部一个逊尼派聚居区已经遭到了报复性的迫击炮袭击,造成至少10人受伤。

    其次,萨德尔城地位特殊,更容易刺激什叶派武装人员的神经。萨德尔城是什叶派宗教人士萨德尔领导的民兵武装“迈赫迪军”的一个据点,而他们又被指责直接参与教派仇杀。因此,发生在萨德尔城内的血腥袭击事件无疑会让“迈赫迪军”展开报复性袭击,使两大派别陷入新一轮教派仇杀。

    伊拉克局势走向表明,无论是伊拉克政府的全国和解计划,还是美伊联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未能改善伊拉克安全局势。看来,这次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政府似乎也很难压制什叶派武装的报复性情绪。

    紧急措施能否持续有效

    萨德尔城连环爆炸事件发生后不久,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副总统哈希米、什叶派政党领导人哈基姆和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哈利勒扎德紧急举行会谈。随后,分别代表库尔德人、逊尼派和什叶派三大阵营的领导人在国家电视台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号召人们保持冷静和克制。

    为防止可能出现新一轮暴力袭击浪潮,伊拉克内政部已宣布在巴格达实施无限期戒严,巴格达国际机场也被无限期关闭。戒严令自23日晚8时开始生效,戒严期间行人和车辆一律禁止上路。

    本月初萨达姆被判刑前后,这种安全措施曾经在巴格达实行过,暴力活动一度得到遏制,但戒严解除后,暴力袭击又在巴格达频繁发生。

    人们不禁会问:笼罩在伊拉克上空的暴力阴霾何时才能彻底散去?

编辑: 胡顺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