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小传】杜清华,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团长,研究生学历,曾任排长、连长、作训股长、营长、参谋长、作训科长。任团长5年来,取得10多项训练改革成果。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连续5年被评为“优等军事指挥员”。
“在军人的辞典中,没有‘不可能’3个字。要干,就一定要把事情干成。”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团长杜清华以打得赢为标准,在平时的训练中,以不回避、不退缩的勇气挑战“不可能”,不断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外军能做到的,中国军人也能做到
深秋的一天,某实弹射击靶场。军区赋予该团的坦克对远距离目标检验性实弹射击任务正在进行。炮响靶落。该型坦克成功摧毁远距离目标,现场的专家连连点头称赞。
远距离射击是现代坦克火力运用的一个方向,对我军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军区领导着眼未来作战的需要,决定挑选一支装甲部队攻克这一难题。杜清华得知这一信息后,主动向上级请缨。对此,团里有人劝说道:外军装备比我们先进,以我们现在装备的坦克,想实现远距离射击根本就不可能!杜清华却认为,只要有对未来作战负责的精神,外军能做到的,中国军人也一定能做到。
从此,杜清华开始没日没夜地攻关。经过反复探索,他发现,只要精确地进行武器校正,精确测定射击距离,正确掌握射击修正诸元,就可以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火力摧毁。经过无数次的理论研讨和实际攻关,杜清华和战友们终于掌握了某新型坦克远距离射击战法,使“不可能”变为现实。
杜清华在阅读《军事学术》等刊物时发现,外军为提高未来作战坦克的杀伤力,均完成各种坦克炮弹的实弹射击,而我军多年来一直使用的只是枪代炮的射击。
杜清华强烈地意识到:如果平时不进行实弹射击,就难以确切了解坦克对不同打击目标的摧毁效果,战场上就会缺乏应对的招数。于是,他组织分队对坦克炮弹进行试射,终于弄清了不同弹种对不同打击目标的摧毁效果,为装甲兵战时使用不同弹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自身力量难以做到,千方百计也要做到
在平时训练中,杜清华脑子里总是装着问题,引发一些奇思妙想。一次,杜清华在检查坦克分队驾驶训练时,一名驾驶员向他反映,坦克驾驶潜望镜视界范围小,通视效果差,不能及时观察到车外复杂的情况。
杜清华一听,眼前不由一亮:能否设计制作一个能将车外的各种情况采集到车内的装置?当他提出自己的设想时,有人说,多年来坦克驾驶就是这样训练的,再说设计制作这种装置,我们可没有那个能力。
杜清华的观点很明确:我们自身的技术力量是难以做到,但可以请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帮助我们做到!最后,在专家的帮助下,他们果然研制成功“战场情况显示仪”,有效地提高了驾驶员及时观察车外复杂情况和灵活处置问题能力。
平时复杂课目训到,战时才能多几分把握
去年7月,装甲团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演练。就在部队机动到达铁路装载站准备装载上车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能见度异常低。杜清华命令部队冒雨在规定时间完成装载任务。有人建议说,平时就没有进行过冒雨装载的训练,下这么大的雨根本就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装载任务,还是等雨停了再装载。万一出了事故,那可不好办了。
“只有平时复杂课目训到,战时才能够做到,装载必须按规定执行!”杜清华语气坚定地命令。在他亲自组织下,官兵们冒雨装载,最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装载任务。大雨还在不停地下,杜清华又命令冒雨进行卸载。卸载完毕,就在大家准备喘口气时,又接到杜清华发出的冒雨沿生疏复杂行军路线向集结地域机动的命令。 郑勇 刘军 本报特约通讯员 谭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