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鲁青>男生女生
站内搜索:
校园童谣之痒
2004-02-27 00:00:00 作者: SRC-65

  一些遥远的童谣,常常会唤起我未泯的童心,点燃孩提时代美好的回忆。可是,近年来“另类童谣”流行校园的消息,让人的感受美好不起来。日前,又见报道:当年那些童趣盎然的歌谣早已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搞笑的“脱口秀”、“顺口溜”和新编“唐诗宋词”。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一口气向记者背诵了好几段:“天天不起早,日日不洗脚,要问为什么,蚊子不叮臭虫不咬”,“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烧鹅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对此许多家长、老师不无担忧。

  其实,我们不必视“另类童谣”如洪水猛兽,所以我将本文起名“之痒”,不说“之痛”。孩子们还不懂事,他们只是觉得“搞笑”、“好玩”、“解气”。想当年,我们这一代,唱的也不尽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们也诵“小呀么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甚而也吼“落雨喽,打烊喽,大头娃娃跳舞喽,小八辣子开会喽”……可是,我们照样读书生活,长大成材;我们也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然而,我们并没有因此从小卿卿我我,陷进早恋的泥沼。

  但是,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据报道,有些人对此并不在意。“另类童谣”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床前明月光,学生睡得香,一觉睡起来,铃声叮当响”,“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业都快堆成山,堆成山”……好些童谣,是当今孩子们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他们不满情绪的宣泄,烦恼心理的缓释。从中,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难道不该倾听他们的“心声”,反省自己的观念和工作么?

  再说,这些“另类童谣”,毕竟语言粗俗、格调不高,孩子们把无聊当成了有趣。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我们应该播撒健康向上的种子。学校、社会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熔娱乐、审美、教育、认知于一炉的童谣,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童谣实在太少了!

  记得三年前,一本少儿研究杂志刊出《新校园童谣31则》,这些童谣的戏谑、调侃,曾令人惊骇和困惑。三年间,“另类童谣”绵延不绝,已成为“三年之痒”,如果再不引起重视的话,还会继续绵延下去,成为“N年之痒”。

  我不喊“救救孩子”,但要呼吁:让童真童趣、益心益智的优秀童谣快快走进校园!
 

编辑: mfs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