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全,男,汉族,1964年11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东平县接山镇鄣城村卫生室负责人。该同志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二十几年如一日,诚实守信,在乡村医生行业里奉献着青春和汗水。2001年,面临村卫生室解体的状况,他临危受命,并向村里郑重承诺:“要建起自己的卫生室,所有药品保本经营,出诊随叫随到”。如今,他秉承诺言,建起400余平方米、日均门诊量150余人次的卫生室,开展新农合和乡村卫生一体化的经验也在全市推广,为此,他还获得了泰安市唯一一个“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一、一诺千金,欠债也要建好卫生室
1984年,高中毕业的徐衍全回到老家接山乡鄣城村,当起了一名赤脚医生。当时由于交通不便,村里卫生室也很简陋,村民们许多病要去县里治,不但不方便,而且费用也高,村民们往往因承受不起昂贵的费用而终止就医,甚至有的病了就求神拜佛,请巫师驱神弄鬼,不仅白花了钱,也没治好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让乡亲们看病更方便一点,能最大限度地解除他们的痛苦,就得建设村民自己的卫生室。在家人和岳父的支持下,他毅然卖掉家里值钱的物件,靠着村里给的几间破瓦房开起了门诊。在空白中起步的卫生室,逐渐得到乡亲们认可。
2001年,乡村卫生室合并,他和其他两位医生共同担负起为全村人看病的责任。他自己拿出一部分、借贷一部分,筹措资金5万多元,做为启动资金,还变卖一些家里值钱的东西,添置必要的设施,使卫生室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但加强卫生室建设,改善医疗条件,仍是当务之急。徐衍全咬咬牙说:“就是欠债,也要建起高标准的村卫生室。”他信守承诺。为了筹集资金,他在行医的同时,东借亲戚西借友,靠亲朋好友,并且向上级和村里请求支持。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卫生室的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到2008年,条件更加成熟,村里为他们出了一部分资,建起了上下二层楼、总面积400平方米的卫生室。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的高标准卫生室的建成使用,成为徐衍全最开心的事情,而他,为此拉下了十几万元的饥荒。但他却说,建起了卫生室,了却了一大心愿,欠下的债,可以慢慢还,为乡亲们做事欠债,值!
二、诚实守诺,解除乡亲后顾之忧
在经营卫生室的同时,他秉承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理念,即:药品保本销售,一是全镇药品最低。从2001年开始,徐衍全把卫生室药品调控到全镇各卫生室最低水平,2005年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后,他又重新将50种针剂药品降价,真正利于群众。二是把好进药关口。为控制假冒伪劣药品,从2001年开始他从进药渠道把关,所有药品均从镇卫生室购进。虽然许多药品商贩以高额回扣做诱惑推销药品,都被他严辞推绝,让群众用上放心药。三是引导医务人员诚信服务。他平时利用例会的形式,加强对医务人员诚信服务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诚信、服务意识。同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工作机制入手,规格医务人员言行。徐衍全对卫生室全体人员实行考勤制度,24小时值班,消耗材料个人掏钱买,所有人员按能力大小、特长分工。他还积极更新先进医疗设施。心电图机、血糖仪、人体秤、氧气瓶等基本仪器已经齐全,很多设施的引进和安装都创造了东平县乡村卫生室的第一。
三、诚信为本,全天候服务
他时时牢记承诺,卫生室实行全天候服务,24小时有人值班,不管什么情况,病人随叫随到。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天下着大雪,凌晨三点多钟,本村徐徐某来电话,说他3岁小孩病情危急。他放下电话,穿上衣服骑上摩托车,冒着大雪向病人家驰去。由于天黑路滑,在路上他跌了几个跟头,摩托车几乎跌进深沟里,等到了病人家里,他已是泥雪满身了。给孩子量体温,测血压,打上针,忙完这些,已到了第二天早上。等孩子病情稳定后,他才放心回家。在他工作日志里,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对到卫生室治病的老弱病残人员,他总是扶进来、送出去。遇到卧床不能动弹的病人,他就上门服务。有的在田间劳动的得了病,只要一个电话,他总是立即跑到田间给病人治。绝不让病人病情耽搁一分钟。遇到自身医疗条件所限无法施治的病人,他就与县、镇医院医生联系,组织专家会诊,真正让农村病人享受大医院提供的待遇,真心把农村卫生室创造一流服务水平,更好地取信于民,造福平民。
他把信誉看作生命,对社会献爱心、讲奉献。鄣城村五保老人多,徐衍全经常义务进行健康检查,为他们垫钱买药。农村经济条件差,做乡村医生收入微薄,但遇到需要资助的,他总是带头捐款。2004年骨癌患儿刘朋因无钱医治,村里组织了募捐,徐衍全带头捐资最高额200元。2008年3月,为了建新卫生室,老卫生室拆迁,徐衍全主动腾出自己的房子充当卫生室的营业房。为缓解卫生室的资金压力,他自愿放弃应该得到的奖金补助,全力投入卫生室建设,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