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山东网

[敬业奉献]王璇:有难必救 救则必成

发表时间:2014-06-03来源:威海文明办
字体:[][][]

王璇:男,1981年7月生,1999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2009年,成为荣成市和全国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积极参加近海、内河搜救打捞任务,始终冲在最危险第一线,“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近年来,参与并成功救助了百余人,打捞遇难者遗体47具,为确保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多次对他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曾三次被评为“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先进个人”,获得首届威海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入选“山东好人”。

  2009年5月6日,在石岛东15海里翻扣铁壳污油回收船搜救中,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刚刚恢复健康的王璇,主动要求参与搜救工作。在2名队员搜寻未果的情况下,他下水后,克服了水温低、能见度差等困难,经过仔细寻找排查,终于在物料舱内找到了遇险船员,并在队友的协助下,成功将2名遇险船员救出。

  2011年6月26日,风暴潮侵袭荣成沿海!上午8时许,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船厂码头外,鲁荣渔1813、1814在转港避风途中搁浅,2名船员危在旦夕。

  接到救助信息后,北海救助局荣成基地救助人员火速来到现场展开救援。本打算利用气动抛绳器从岸上向搁浅船投射缆绳,形成一条救助通道,但现场风力11级,平时能打300多米的抛绳器刚出枪膛就被无情的顶了回来!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遇险船舶已经倾斜,2名遇险船员蜷缩在船头,随时都会被风浪吞没。

  在这紧要关头,王璇挺身而出,自告奋勇由他带上缆绳游向难船,系上难船抛出的缆绳,形成对接。但现场参与救援的领导和同事们都知道,难船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海面风大浪急,要靠人力游到难船处,对体力和技能要求都非常高,稍不留神后果不堪设想。

  王璇穿戴好装备游向难船,狂风肆虐,暴雨倾盆,海浪一个高过一个的砸向他。虽然王璇和难船之间仅间隔数百米,但对于遇险人员来说却是生与死的距离。凭着“有难必救,救则必成”的信念和平时刻苦练就的救助技能,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将两根缆绳牢牢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救援通道,2名遇险船员最终成功获救。上岸后,王璇疲惫的双腿难以站立,湿透的衣服里早已分不清哪里是汗水,哪里是海水…

  在多年的救助抢险一线工作,这样类似的经历对于王璇来说还有很多:深夜在漆黑一片的海面上搜寻遇险者,寒冬腊月在冰窟中打捞溺水者,炎炎夏日在污秽恶臭的污水中抢修设备……

  有人曾经问他: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后悔过吗?他说:“我从事了海上救助这个职业,就要热爱这一职业,就要尽我所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郑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