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山东网

安立盛:一心帮助群众的“活雷锋”

发表时间:2013-11-30来源:大众网
字体:[][][]

1997年,安立盛通过烟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只要400元就可以供一个孩子从一年级上到五年级。”被戏称为“小巷总理”的安立盛,就这样成天忙忙碌碌,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却给别人带来了光和热,燃烧了自己,温暖着他人。

    他人有困难,自己有能力就应该帮助一下。帮助了别人,自己内心是快乐的。-安立盛

  做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一个普通人做到了。他,就是安立盛,几十年如一日,为他人解难,为社会分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吃百家饭长大的苦难童年

  今年67岁的安立盛,1943年出生在黄务镇蓁山屯村,3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5岁时,父亲被国民党抓去毒打去世。父母去世,丢下兄弟姐妹9个。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病的病,饿的饿,先后死去6个,剩下兄妹3人,是在左邻右舍的接济下,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1949年解放后,党和政府给了安立盛第二次生命,供他上学读书,帮他就业,终于过上了正常安稳的生活。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安立盛从小就学会了报答和感恩,下定决心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要做雷锋那样的人

  安立盛长大以后,被安排在烟台船具厂就业。他和雷锋同年出生,身世相似。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凡是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这一学就是一辈子。“安立盛这个人,对待同志,就像对待亲人那样体贴;他对待工作,比办自己的事还认真还热情。单位的人议论:‘咱厂的小安真有点像雷锋。’”这是1963年6月1日《烟台工人报》社论《要像安立盛那样学雷锋》中的一句话。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文章中的“小安”,如今已变成了“老安”。如果问起上世纪60年代的烟台老工人,很多人仍然会说:“小安真有点像雷锋。”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的一段段佳话,至今被一些老工友们津津乐道。

  工厂的炼钢炉置放在露天地上,为了防止被雨淋坏,他一口气奔回家中把自家的炕席揭下来,盖到了单位的炼钢炉上。他热心帮助工友,从领第一个月工资起,每次除了留下一点生活费、零用钱外,其余的全部用来无私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工人,以至于到自己结婚的时候,竟然一无所有,没攒得下一分钱。1963年,他被树立为“烟台市学雷锋标兵”。

  1969年7月29日,时任烟台船具厂民兵连副排长的安立盛,正在给四十多个民兵做投掷手榴弹示范动作,保管弹药的同志竟然误将一枚实弹当作教练弹递给了安立盛,毫无征兆的意外就这样突然发生了:手榴弹的拉环脱落后,弹体掉到了人群中,手榴弹“哧哧”地往外直冒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安立盛临危不惧,大喊一声“卧倒”,自己随即冲上前去,一把抓起即将爆炸的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向无人区扔去,手榴弹在半空中轰然爆炸,在场的无一人伤亡,被市武装部记三等功。

  多年来,他见义勇为,弘扬正气。有一次,安立盛在西炮台社区菜市场和同事说话,一眼看到一个贼偷了一妇女钱包就跑,安立盛马上和同事上前追赶。小偷一看不好,把钱包一丢,想利用安立盛捡钱包的工夫逃脱。安立盛让同事捡钱包,自己继续追赶成功制伏窃贼。他多次被芝罘公安分局嘉奖,荣记三等功两次。这些年来,共抓获盗窃犯十余人次,追回赃款3万多元,提供线索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一个由18人组成的特大衬衫诈骗团伙。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两起万元以上的偷盗、诈骗案,被市政府授予“依法治理城市先进个人”称号。

  “我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不过一直在‘学雷锋’罢了。我和雷锋同年出生,身世相似,响应党的号召‘学雷锋’,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话从安立盛嘴里说出来,一点都不像喊口号,这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的朴实情结。

  帮忙要帮到点子上

  安立盛是个实在人,对别人总是竭尽所能,把忙帮到点子上,“他人有困难,自己有能力就应该帮一下,帮助了别人,自己的内心是快乐的。只要社会需要,就要尽最大可能地出一份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家五口人住在60余平方米的房子里,儿子八级残废,儿媳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孙女正在上小学,家里日子过得比较清苦。然而,每当国家遭遇自然灾害,见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慷慨解囊,多年来,安立盛累计向社会捐款10000余元。

  1997年,安立盛通过烟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只要400元就可以供一个孩子从一年级上到五年级。他立刻向希望工程办公室提出申请,要求帮助两名贫困学生。不巧的是,这时自己的儿子因车祸住进医院,欠下了3000多元钱的债务。但为了帮助贫困孩子圆一个读书梦,老安省吃俭用凑出800元钱送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并选择了两名栖霞的特困学生作为帮扶对象。每年放暑假,老安就把她们叫到自己家里住上一些日子,买些新衣服和生活用品给她们。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初中毕业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让老安感到很欣慰,他打算以后每年积攒1000块钱,作为资助贫困生的基金,尽自己的努力,让他们都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业。他先后把两位孤寡老人像父母一样侍候到老,其中一位是原来单位的老职工,一生无儿无女,安立盛经常给他打饭、洗衣、整理宿舍。另一位是出租汽车公司干警卫的一个老兵,也是无儿无女,逢年过节,或是老人过生日,安立盛都要叫老伴做好饭菜给老人送过去。安立盛家门口有一对老夫妻,生活困难,每个月安立盛都要给他们送去50元钱补贴家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和春节,他都要买来米、面、花生油,去看望慰问周围的烈军属、老党员和有困难的老人。安立盛的邻居60多岁的鞠维贵,一天半夜心脏病突发,他老伴慌了手脚,儿女都不在身边,一急之下来找安立盛。老安二话没说,赶紧帮忙组织抢救,打完救护电话,下楼把医生迎上楼,又扛着担架把病人从四楼抬到救护车上,一同到医院挂上号,住上院。等忙活完了,老人的儿女赶到医院时,天也亮了。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上次病危,如果不是“老安”热心帮忙,自己早就见上帝了。

  1996年,安立盛被市政府评为“帮残助残先进个人”。2004年初,安立盛利用自家的棚房,办了个“话吧”,每月能收入300多元,他将收入的大部分拿出来资助社会弱势群体。平时,他经常到通伸小学、中大德美学校去走访看望贫困学生,给他们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先后资助了6名失学儿童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2006年,安立盛被评选为第二届烟台市“十大杰出志愿者”。

  社区里的热心人

  现在,退休在家的安立盛,一点也没闲下来,依然在热心地奔忙。他在楼道内制作了一个黑板,办起了社区“黑板报”,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生活知识以及安全小常识,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促进小区居民争创“文明楼”和“文明家庭”,内容常换常新。他创办的“黑板报”很有读者群。每天早晨,安立盛都要把当天的天气预报写到黑板上。长年下来,成了周围过往居民必看的内容。前些年安立盛发现公共走廊和楼梯的卫生情况很差,墙上到处贴满了野广告,他干脆把楼道的卫生包了下来,每天坚持清扫,并自己花钱买来涂料,将一到五楼的墙壁全部粉刷一新。楼内的环境卫生好了,周围的居民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主动加入到了清扫卫生、制止乱贴野广告的行列中来,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不文明现象急剧减少,他们的楼栋成了远近有名的和谐楼栋,被授予区级“文明楼”称号。安立盛没有就此止步,紧接着又琢磨开了如何更好地改善居住环境。他所在的楼栋属于老楼,从一楼到五楼都没有扶手。他自己掏钱买来钢管,亲自动手给每层楼都安装上扶手,老人、小孩上下楼更加方便安全。过去,为了楼道内的电费,邻居们曾经产生过一些摩擦和矛盾,安立盛搬来后便直接用自家的电供一至五楼的楼梯照明,每个月他家光电费就高达150多元,但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感觉能为街坊邻居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比什么都重要。社区里一些退休老人平常喜欢凑在一起打打扑克、聚在一起说说话,大家热闹热闹。但一到冬天,天气转冷了,活动就没法儿开展。看到这种情况,安立盛利用家中的小棚因陋就简地建了个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室,并自己掏钱买来杂志、书刊、扑克、象棋等娱乐用品,免费供大家阅读、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业余生活。

  有人说他是个“傻冒”,可安立盛总是笑呵呵地说:“傻了一辈子了,变不‘聪明’了。雷锋精神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被戏称为“小巷总理”的安立盛,就这样成天忙忙碌碌,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却给别人带来了光和热,燃烧了自己,温暖着他人。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