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能源频道>08新版>煤炭
站内搜索:
解决 “四大隐患”  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2008-08-22 10:49:00 作者:杜遵海 

    把2008年定为“隐患治理年”,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明确而清晰的主题。正如李毅中同志所讲:“如何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那就是要排查隐患。”可见,隐患排查治理已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工作行动或方法,而是上升为一种理念、一种方向。

    山东新泰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后,山东省全面开展了排查治理煤矿、矿山企业外部水患行动。山西省深刻吸取临汾市洪洞县“12.5”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在全省煤矿开展了“五关闭、十整顿”专项行动。生命的代价再次印证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我认为,治理一个隐患,就可能消灭一起事故,就会保障一份平安。隐患排查治理,抓硬件固然重要,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软件中的隐患比硬件中的隐患危害更大。比如思想上的隐患,包括重生产、轻安全,麻痹大意,对隐患熟视无睹等;作风上的隐患,包括令行不能禁止,对防范措施浮于表面等;管理上的隐患,包括存在的薄弱人物和薄弱环节等;制度上的隐患,包括制度缺失,标准滞后,执法不严等。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必须强化措施进行治理整顿,这是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一、要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隐患”

    有的煤矿因较长的安全周期,使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了松懈麻痹的思想。个别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潜在的危机警觉不够;有的看成绩多,看问题和差距少;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淡化,抓工作松懈怠慢。这些思想上的“隐患”,都是要不得的。要想消除思想上的“隐患”,重在宣传、重在教育。

    一是要坚持安全发展观。对我们煤矿企业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矿区,首先要坚持安全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遵循“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班前班后会、技术学习日等形式,大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充分发挥好党群部门的优势,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做到季有主题、月有安排,增强安全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带着安全意识抓生产”的认识,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另外,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两个作用”,深入扎实地开展红旗党支部竞赛、“创先争优”、“一区一岗”等党内活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虚心找差距,低调讲成绩,埋头干实事,带头做到个人无违章,身边无事故,全心全意搞好安全生产。

    二是要突出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搞好自主保安,首先取决于职工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抓好安全教育培训至关重要。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健全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层层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制,加大安全培训工作的检查和责任追究考核力度,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等手段,采取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安全录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持续不断的抓好安全培训。扎实开展“读书兴矿”、“名师带高徒”、“激励成才”等系列活动,使全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广大职工从不同层次和领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和保证安全生产。

    三是要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结合我们陶阳矿现场实际,下一步,要以推广“一本三化”(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行为规范化、现场管理精确化、生产装备科技化)创建模式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育本质安全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和“精品采区”、“精品车间”创建等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和“五环六步”隐患治理模式,使企业文化建设全面融入管理,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要解决作风上存在的“隐患”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之一就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矿范围内狠抓作风养成,弘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抓好安全生产。

    首先要抓终端,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只有迅速落实到基层这个终端,才能发挥作用、见到实效。如果停留在表面,或者只是在上层管理系统内部自我循环,即使忙得团团转,也是徒劳的。必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即:“进科室、进区队、进班组、进家庭、进课堂”,以确保安全生产法规在终端得到落实。

    其次要抓细节,做过细的工作。安全生产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关键在于落实。落实不能忽视细节,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安全生产最讲究认真细致。大而化之、忽视细节,以及习惯于做“甩手掌柜”,满足于空泛粗浅地提出要求,不屑于扑下身子做艰苦细致的实际工作,都是不可取的。要正确把握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分支的关系,自觉从大处着眼、向小处着手。安排部署工作要尽可能严密,不能忽视跟踪落实、信息反馈、检查总结环节。监督检查和专项督查等工作要细致缜密,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重大隐患和普遍问题。上报信息、起草通报和指导意见等文件,各类数据要准确可靠,切实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要抓持久,保持工作的持续性。认准了的事情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抓出成效誓不罢休。不能顺利的时候干劲十足,遇到困难就退缩;也不能忽冷忽热,想起来一阵子,想不起来一放就是数月半年。“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方针、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以及安全生产的一些重要概念、基本要求等,要经常讲、反复讲;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企业安全基础管理,要经常抓、反复抓。做到持之以恒,通过工作上“量”的不断积累,促成煤矿安全生产“质”的飞跃。

    三、要解决管理上存在的“隐患”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层次性。抓住、抓好了重点,就掌握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要集中精力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事实证明,煤矿“三违”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根源,单人岗位及流动作业人员历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要提高认识,狠抓薄弱环节和薄弱人物,集中精力,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力求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在隐患的治理工作中要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要把煤矿“三违”作为行为隐患纳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范围,研究分析“三违”分布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从而逐步消除煤矿“三违”现象。要严格落实值班跟班责任制,加大对单人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的管理,实行隐患动态循环控制,每班进行巡查,做到必须要有可靠的措施,不安全不生产,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要认真落实“回头看”整改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治理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自查查出和“回头看”督查中查出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逐项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加强监控、限期整改。  

    四、要解决制度上存在的“隐患”

    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干起工作来就没有头绪。 有的单位存在制度缺失,标准滞后,执法不严等现象,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机制上要不断创新,要严格遵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法规、文件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应对隐患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探索完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要坚持抓好“查、访、包、改、罚”五项机制,做到对隐患“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

    一要深入“查”,坚持每周召开隐患排查分析会,组织好党政工团大检查和不间断开展“三不定”检查活动,将事先通知式的安全检查,改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的检查方式。

    二要经常“访”,加大业务科室深入基层、指导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力度,及时指导帮助基层单位解决现场安全隐患。

    三要负责“包”,坚持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制度,将安全隐患整改任务量化、细化,落实到每名班子成员及业务科室成员身上。

    四要彻底“改”,本着“谁包挂,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重大隐患的整改监控,各专业小组要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案,坚决把隐患解决掉。五要狠心“罚”,按照“前追后纠“的原则,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者,严肃追究责任。从而建立起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以确保矿井的长治久安。

    (作者简介:杜遵海, 1956年生,男,山东肥城人,大学文化程度,现任肥城矿业集团公司陶阳煤矿党委书记,职称为高级政工师。)

编辑: 王秀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