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坚持有疑必探原则,积极构建防治水安全防范体系,扎实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杜绝了突水、透水等灾害的发生,有力地提升了矿井防治水技术、装备、管理及灾害的预防能力,连续多年被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评为“防治水示范化矿井”称号。
这个矿针对矿井采区涌水量准确预测难度大于矿井涌水量预测,工作面突水位置、突水量预测难度大于采区涌水量预测的实际,根据矿井中长期生产接续计划,健全了矿井防治水部门职责及岗位责任制,制定了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大了安全技措费用资金投入,积极组织实施矿井防治水工程。
他们开展了“巨厚含水砂砾层下控水采煤研究”课题研究,完成4301、4300、23S3-1、23S3-23四个工作面的试采工作,提高开采上限分别达15m、47m或36m,实现了变防水煤柱为防砂乃至防塌煤柱开采,达到了控水采煤的目的,并在试采期间安全产煤196.91万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我国煤矿水体下采煤技术增添了新的成果,推动了水体下采煤技术的进步。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十采区综放开采顶板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特点及开采动态变化规律、十采区三维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特点及开采动态变化特点,预测了采区、工作面涌水量和影响安全开采的水文地质工程条件危险区,评价了危害程度,为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保障。
积极组织下组煤首采区地面和井下勘探工作,完成了地面水文地质孔15个,井下钻孔16个,准确测定了16上和17煤的埋藏深度和厚度,进行了井上下大规模联合抽放水试验,应用先进的流量测井技术、无线遥测水位水温技术,获取了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查清了水文地质条件和突水性危险区域,为下组煤首采区开拓设计奠定了水文地质资料基础。
同时,积极加强与相邻矿井的安全互保工作,严禁越界开采或者擅自开采边界隔离煤柱,严禁危及相临矿井安全的泄水、贯通巷道等行为,定期进行了相邻矿井积水区调查台帐资料登录、图纸填绘,并相互交换电子数据文件,确保矿井安全。完善观测系统,健全防治水安全体系。按规程要求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水文动态观测、老空区积水调查及矿井边界安全隔离工程等,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资料。
该矿还成立了夏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雨季“三防”重点工程和方案的实施。定期组织人力对中央泵房内外的环沉淀池、水仓、地面工广区主排水沟等进行清挖,专门组织了防洪抢险队伍,储备了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定期进行水泵联合试运行试验,使联合运行总流量达到2106m/h,远远超过361m/h的矿井目前最大涌水量,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并按照《水文地质规程》要求,提交了1304面上顺槽探放水设计、3305面上顺槽探放水设计、1304工作面水害防治设计、3305工作面水害防治设计、4300面上顺糟探放水设计。加大与科研部门合作力度,进行水体下采煤研究,先后完成的23S3、4301工作面控水采煤试采方案,并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严格执行采煤工艺规定及防治水的措施,在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提高了矿井的防水抗灾能力,确保了矿井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