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陈国军、王海鹰、高洁
新建的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国外精品剧目的余音还在袅袅,泉城广场又响起了百姓自办自演音乐会的管弦;农舍田间,流动舞台车刚向村民呈现出一个灯光、音响、布景齐备的标准演出舞台,《大羽华裳》已与美国、意大利等欧美市场签下演出合同……伴着十艺节的跫音,经济大省山东放飞“文化强省”梦想,文化建设开始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新时期。
创作繁荣催生精品剧目“爆发”增长
11日晚,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百姓书记》的演出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这台吕剧现代戏,因为情感真挚、人物饱满,直击观众心扉。
“戏是真好,情节曲折,唱腔优美,尤其是台词,每一句都像巨石一样砸进内心,让人眼泪收不住。”现场一位崔姓女观众告诉记者。
为在十艺节上叫响,山东省吕剧院邀请知名编剧、导演加盟,对这部戏精打细磨,最终获得了开幕式演出剧目的资格,这部戏也被业界认为是现代戏的“标杆”。
同样令观众眼前一亮的还有杂技版的《聊斋志异》--《聊斋遗梦》。为将这部大型魔幻杂技剧推上十艺节舞台,山东省杂技团用观众能接受的审美样式将古老传说用杂技的艺术形式展现,用杂技的肢体语言感染观众,表演大厅也做了烘托氛围的4D设计……山东省杂技团团长姚建国说,杂技不是没有市场,用心加创新就能赢得观众的认可。
十艺节为山东艺术创作提供了繁荣的土壤。三年来,山东新创作优秀剧目62台,其中15台优秀剧目被确定为“文华奖”参评剧目;新创作群众文艺节目4400多个,其中39件作品进入“群星奖”决赛;有124件入围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参评、入选作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令人可喜的是,曾一度濒临失传绝境的800多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在筹办十艺节过程中收徒近万人,让古老的艺术再度逢春。在全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山东省获得4个优秀演奏奖、4个演奏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中,山东省有3人获优秀表演奖、3人获表演奖、4人获演出奖……
十艺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向红说,这么大规模优秀作品的涌现,得益于在山东举办的十艺节,不仅带动了全省文艺精品创作呈现新的繁荣局面,也活跃了山东省演艺市场的繁荣发展。
文化场馆让艺术融入百姓
在济南城西部,三个巨大穹形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新建的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在筹备十艺节过程中,山东省投资80多亿元在各市新建或改造了一批演出场馆,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演出场所,结束了一些地市没有好的演出场馆的历史。
“十艺节把山东文化场馆的建设至少向前推进了十年。”徐向红说。而在上世纪中期六艺节时,山东标准剧场数量为零,现在则达到52个,有2个进入“中国十大剧场”行列。
建标准剧院,更要建文化大院,是山东省筹备十艺节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文化惠民理念。仅三年时间,山东省五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资金就达177亿元,其中用于县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90亿元以上。新建、改建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85个,村级文化大院从4.9万个增加到6.3万个,乡镇文化站实现全覆盖。
“可以说,十艺节筹备的三年,是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最集中、投资量最大的时期,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说。
如今,在孔子的故乡曲阜市,几乎每天,毗邻高铁曲阜东站的息陬镇东陬村“文化广场”都人头攒动,无论是豫剧、山东梆子,还是流行歌曲、现代舞,都能引起群众一阵阵掌声。在家门口看文艺演出,进农家书屋免费借阅书籍……一张覆盖城乡、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网正在山东织就,正在“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群众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文化滋养。
文化产业为“强省”之梦插上腾飞翅膀
为时两天的十艺节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共吸引海内外600多个演艺机构近2000个剧(节)目参展,有86个演艺项目签约,签约额达9.02亿元。
兖州市政府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菩提东行》引来了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1.2亿元的合作资金;山东省打造的大型戏曲服饰意象剧《大羽华裳》与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台湾演艺总工会等达成7000万元的合作;刚刚成立的山东剧场院线签下了20场云南民族歌舞;多年没有演出的济南历山剧院,借着十艺节的契机,也确定了明年20多场演出。
借着十艺节的翅膀,山东文化产业跃上了新高度。2009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还在千亿元,仅仅两年后,这一数据就迅速刷新为2300亿元,跻身“两千亿行列”,去年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720亿元,拥有10多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和100多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
十艺节组委会外演及演交部部长李国琳表示,文化产业已成为山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按照山东的构想,不仅要将山东建成经济强省,而且也要建成文化强省,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山东省支柱产业。十艺节,让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大地正在拔起一座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