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安将积累多年的文论结成集,定名为《边缘的述说》。这是自谦,也是事实。 边缘是一种视角,一种立场。惟其边缘,才往往看得最清楚,思考得更客观和更冷静,有时发出的声音也最真实,最具权威性。 ———竞技场上的裁判,就是既“边缘”而又“权威”。他们的“述说”就等于裁定。 因为,此书的作者是文学编辑。编辑的职业就是要经常裁定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 也只有编辑,才能结成这样的集子。他从容平和地叙述了近20年来文坛上的文、人、事,给文坛以历史的投光,让人回想起许多东西,得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衡量一些事情,并因之有了新的认识。 这就是“边缘述说”的优势,它常常更有历史感。 文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没有编辑的发言。没有编辑的声音,文坛便不健全。 一安本人,正像他的编辑职业一样,给人以沉稳和牢靠感。十多年前,我接到过一封寄自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信,打开来,见到一笔好字,文辞诚恳,言简意赅———就这样我对这位署名“李一安”的编辑有了好感,并一直交往下来。 可以一年半载地不联系,有事情要联系了,随时都能坦诚相见。 人跟人的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常常就取决于第一次打交道的印象。和一安十几年交下来,倒也印证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记不得是哪位哲人说过,人是符号动物。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会给人打上一种符号,而生活和职业又会给个人打上另外一种符号。这两种符号相同、相近,人是一种命运;两种符号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人又会是另外一种命运。 符号那么多,怎么可能碰巧相同、相近?说到底,人的真正定义应该是“矛盾着的动物”。 编辑就是一种“矛盾的职业”——世界上有许多天生就和所从事的职业相契合的人,如天生就是当作家的料,天生是踢球的,天生是演员……却没有天生就该当编辑的。 编辑是被职业挑选出来的,他们见过各种各样的作者,也看过各种各样的稿子,有被激动的时候,也有感到味同嚼蜡的时候,有时也许还觉得不如由自己再给重写一遍……编辑的职责就是给稿子以智慧的烛照。 但是,他们毕竟有许多想法是无法在编辑别人的稿子时都能体现出来。于是,许多编辑都写东西,有些编辑同时也是很好的作家。 而一个好的作家,却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编辑。 当编辑也在写作的时候,他便不再神秘。 以往都是编辑了解作家多,作家了解编辑少,而且编辑为别人做嫁衣的牺牲精神,无一例外地会博得作家的尊敬。因此,作家对编辑的著作一般都怀有好奇心。而读编辑写的书,就是了解编辑的最好途径。(《边缘的述说》李一安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蒋子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