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写在门槛处


来源:   
2003-04-13

  这本书对我是一件全然意外的事情,虽然从它的标题、副标题,到它的整体结构与章节设置,都是由我的笔触之下流淌而出。但是,这一切却是出自于潘鲁生先生的盛情相邀。他是我爱人周晓波的朋友。在直接友情面前,我可以任意放纵自己的惰性,而对这样的间接友情,我则惟有礼貌服从。当然,除了友情,它还需要一些对相关事物的基本认识,以及对现实因素的考虑————这个现实因素就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一个时常与我煲长途电话粥的朋友最爱说的一句,就是“不做无聊之事,以何遣有涯之生”。所以,这样一本书在间接友情、简单学识、现实因素之间的构成比例,大抵应是4:3:3。
  这样的对话,对我也是一种新鲜的经验。因为它需要有两种声音,不断地交流、交织、沟通、碰撞、回应。但是,在如今这个众声喧哗话语沸腾的时代,我更习惯的还是聆听,并且在聆听中了解与判断自己所处的时代。像大多数资质平常的人一样, 我是不挑剔时代与现实的人,不仅是自觉没有挑剔的资格与资历,也由于相信历史本身设置属性里的淘汰与选择,自有其神圣法则。人类生活方式中,一种生态的消失,与另一种生态的出现,也自有其造物的规则。这个交代,是我对所谈话题的基本立场,那就是,对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传统工艺元素整体消失,又以商业形式零星出现的现实,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偶或,在某个场景片断与物质细节上的怀怀旧抒抒情,也只不过是一点对个人经历触景生情式的即兴抒怀。 潘鲁生先生确实是出于对其民艺学专业的考虑来做此对话,他是真正的敬业,字字句句都有着敬事业的精神;而我看民艺,全都在来来往往的生活里,没有专业性,我敬生活。
  我的喜欢民艺,是喜欢它日常里面蕴涵着故世人心与烟火气,比如,某个闺阁女子给意中人做的鞋垫, 那种手段与心思结合紧密的东西,其强烈的表现力、清晰明快的结构、直率简单的技术,而且心意郑重而价值平常,真是打动人心。往昔物质生活的痕迹,遗落到日益被繁复的高科技支配生活的时人眼里,也常常是因为简单直接而直抵人心。而摹仿与借鉴较原始的生活方式与艺术风格,甚至也可以成为最前卫,或者在消费领域里被视为走在了时尚最前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到高潮的欧洲新艺术运动中,非洲的种种部落艺术,就曾经以新灵感之源的面目频频出现。此后,各种古老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的现代性之间扑朔迷离的此消彼长与转换,广泛地流布于正在进行时态的现实中。 
  绣花鞋垫里的传情达意,已经有一部分被手机短信息取代,在人们逐渐远离传统的道路上,民艺更具有了道具一般的象征性,更接近于专业人士的专业事。有趣的是,恰是它的日渐稀少成就了它成为一项专业,物以稀为贵。这个对话,在我也是一个了解它如何“以稀为贵”的过程。
  但是,回想对话语言经过的地方,我关注的倒不是如何的稀与贵,而是常不由自主地意识着传统的中断与重建。按照通常的想象,民艺在人们生活中的淡出,代表的现代生活与传统的不断决裂。甚至,还有人按历史大事件的时间表,从文化大革命、1949年,一路按图索骥,追溯到五四运动,就像留恋欧洲文明的人,指摘18世纪法国大革命对传统的巨大破坏力,想回到此前的传统欧洲一样。但眼前的现实却是,真正使人们普遍而迅速地脱离开手拉风箱锅灶的烟熏火燎,翻新旧城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新月异。而一家老小在大型超市里手推购物车做闲庭信步状,亦已成为市民双周末生活的新传统。这也是我对往昔民艺消失不沮丧的理由。较之潘鲁生先生的忧虑,这似乎有点没心没肺,他以专业人士的洞见,一再地表明如何让民艺被更多的人关注,或让现代化对其网开一面留出一小片自留地。 
  这样谈话出发点与立场的差异, 让对话里出现了一些《三岔口》里摸黑武打式的场面,自己话音落地之后,就去猜想对方话音滴落的地方,因为我们都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说尽量多的话,以求早点完成它。所以,有时它的方向,仿佛顺着时间的流向而来,再而去。但又一想,又似乎根本没有方向。结果,谈性事,会谈到母爱;说饮食,竟说到孝道,离题万里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样倒更接近真切的聊天时刻,聊天的有趣与好玩,恰在于此。
  在述说与聆听时刻走神,是我性格里难以克服的弱点,它也忠实地跟进了对话的过程,幸好潘先生贡献出了百余幅采风实物实景照片穿插其中,从视觉上简化了大段阅读的沉闷感。 
  不论初衷如何,从对话的此岸到彼岸,我们惟一能够真切渡过的,只是时间河流里的一小段而已,当我回想自己2002年时间表的时候,会因为有几个星期的夜晚的忙乱而好笑,它真是让我端起碗来,多吃了好多次的宵夜饭。
  (《离开锅灶端起碗————在民艺的门槛上聊天》潘鲁生VS 韩青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4月版)  
        □韩青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