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小说模式在出版界悄然流行:从写追星到制造明星,从
演话剧到玩DV;从写张国荣跳楼到伊拉克战争,从非典横行到因非典
而被迫改变的林林总总……小说与生活平行,与时间同步,所写的是
刚刚经历、或正在和将要经历的——近日出版的校园小说《我为星狂
》,因为加入了很多“即时”元素,有人赋予它一个新名词:即时小
说。
文坛曾经出现过新新闻小说、新体验小说、新状态小说、新都市
小说……现在又来一个“即时小说”——作为一种现象,它们是否暗
示了某些创作动向,表明人们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既定的小说模式和艺
术概念,希望找寻各种新的审美表达空间?“即时小说”以故事的情
趣化、现场化、鲜活性而取悦于读者,带有明显的策划性,这样的写
作和时尚化写作有何区别?文学性又如何保证?
强调一种文化的“在场感”
批评家洪治纲认为,“即时小说”的提法,其实是“新新闻小说”
“新都市小说”之类的延续,都是通过对特定题材领域的表达,展示
一种新的概念。无论是《我为歌狂》《我为球狂》……还是《我为星
狂》,这类小说和以往作品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当下流行文化
元素进行及时表达,对现实文化热点进行迅速介入,以同步化、现场
化的叙事方式,极力展示目前一些特定人群的文化心理和流行符号,
具有鲜明的时尚性写作特征。也就是说,他们所倡导的“即时性”,
是一种文化的“在场感”。但洪治纲同时认为,一部好小说,和“即
时”与否,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典型的畅销书写作模式
第一时间将一个突发性的社会事件,一种流行的时尚符号,一位
焦点式的公众人物……纳入小说,作家孙昌建认为,这是作者和出版
社对市场的一种关注和介入。他写《我为星狂》时,正逢张国荣跳楼、
伊拉克战事、非典横行——“当我的生活不能回避这一切时,我的写
作能回避吗?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时尚的写作方式,充满了拼贴式符号
式的东西,可在我看来,未尝不是一种新的艺术尝试。要俗就要大众
的俗,要为那些看故事的人而写书,而不是给小资或愤青写书——这
在我写《我为球狂》时就已经明确了。”洪治纲认为,“即时小说”
本质上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畅销书写作模式。我们必须从畅销书的写作
经验上来进行评估。其一,畅销书的写作,很多时候对时间都有高度
的敏感。它要求作家必须在现实生活尚未完全退出人们的记忆时,就
迅速表达出来。其二,在那些“即时小说”的标志性作品中,都贯穿
了某些畅销书的重要元素。譬如一些重要的流行文化符号,时尚化的
生活情趣,特定的读者群及其心理价值目标等等。其三,这些作品普
遍具有阅读的情趣化特征。因此,对此类作品,我们永远不可能企望
它在文学史上占有何种地位。
“炒作”的嫌疑
任何一个新概念的提出,都表明了它对某些传统概念的不满足,
也意味着某种反叛和变革的愿望,因此它也自然而然具备了一定的炒
作空间。“即时小说”的提法,同样有着“炒作”的嫌疑。但是少儿
出版社社长周舜培认为,从“歌狂”“画狂”“球狂”……一路狂奔
到“星”,此类小说之所以能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受青少年读者
追捧,非简单“炒作”两字所能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