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报道中得知,全球范围内每天灭绝的植物品种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当时这一数字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马上联想到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问题,联想到散落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的那些民间工具、家具、生活器具、饮食用具、交通用具、纺织工具,还有剪纸、年画、木雕、砖雕、石雕、刺绣、服饰、玩具,这些记录着传统农耕文明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的手工制品,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它们的命运令人担忧。十几年田野调研工作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八个字:艺绝人亡,亟待抢救。有的老艺人,我们采访他们的时候还神采飞扬,把自己一生的看家本领尽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几年甚至几个月之后,就物是人非了。伴随他们离去的,一个技艺品类也随之消亡。而我们更加无法统计的,还有老百姓面对生活的变迁所做出的自然的选择——辞“旧”迎“新”,那些锅碗瓢盆、家把什儿、花格子布、面花花,以及摇曳在吹拉弹唱中的纸人纸马,它们正在一点点地从生活中消退……但是消退的不仅仅是这些可见的物质材料,还有由它们所牵引出的风俗、习惯、信仰、情感、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状态”本身,民族民间的文化符号在逐渐失落,文化生态环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些思考,1997年我提出了“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我们认为对于民艺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审美或工艺的层面上,应该研究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民艺研究。而在现实情境下对民艺的认知最紧迫的问题仍是抢救,是关怀,是保护。“手工文化的生态保护”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民艺学的概念上的,这种保护既涉及手工艺本身,也包括手工艺人、工艺流程、工艺传承、工艺要诀及民艺的消费流通等方方面面,还包括手工艺品的生存环境,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给予重新认识与保护。 1999年我们申请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任务项目《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其实调研工作从1997年已经开始,至今,课题组已经走访了全国近30个地方的50多个村庄,采访了近百位艺人,记录了80多种技艺的工艺流程。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倾力出版的这套《中国民艺研究丛书》就是这一课题的子项目,着重展现调研的实物资料,同时该项目也申报了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这套丛书分10本,分别是《剪窗花》、《泥咕咕》、《蝈蝈葫芦》、《锅碗瓢盆》、《面花花》、《家把什儿》、《蓝印花布》、《织花布》、《鞋样本子》、《纸人纸马》。虽说这10本书不能涵盖民艺的全部,但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我近20年收藏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第一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由于我们现阶段的认识水平有限,它也许有些粗糙,也许简单一些,但它有着鲜活的生命,记录着手工的文脉。在生活中它原本如此,我们原原本本地整理给读者,我们一直认为学术研究不应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应该把复杂的问题通俗易懂地传播更多的人,说出它本来的面目。 当这套丛书出版之际,正逢母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立30周年,是母校、老师、同学的培养和帮助才使我学习艺术、研究民艺、懂得生活,这套丛书的研究成果也算我献给母校最真挚的礼物。 (《中国民艺研究丛书》共10册,潘鲁生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潘鲁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