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天,国平从书房里出来,平静地对我说,他的自传写完 了。闻着他书房里随他一起飘出来的烟味儿,我松了一口气:总算是 写完了。虽然他只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就写完了,但是这段时间对我们 一家人来说却显得很长。现在总算不需要凡事都让着他了,啾啾也可 以在家里多一些笑闹的时间了。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休息一下了。 他却提出让我看一遍他的书稿。 我不想读。我说我不能干预他的写作。但他执意要让我看,他说 想知道我对其中有些涉及别人的地方处理得是否得当。我想这好歹也 算是一种谦虚吧,就看了。我阅读速度很快,两个小时后就看完了。 当时的感觉是,他写出了一本好书。一本刚开始显得有些平淡,但越 来越紧张越来越丰富的书。里面有些人物写得很精彩。我认为中国又 多了一本可以流传下去的自传。我说了自己的看法,他听了挺高兴的。 我还故作大度地说,有些涉及别人的事情,尤其是涉及他以前的婚爱 经历的地方,千万别写得让别人后悔认识了你。可以不写或少写,但 不能伤害别人。听我这么说,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我,其实他正是这样 做的。 我对国平的作品还是比较喜欢的,尽管他偶尔会半开玩笑地说我 不读他的东西。但反过来说,虽然他是我的先生,如果我整天只读他 的东西或是只爱读他的东西,我这个人也未免太单调些。所以平时我 尽可能不读。跟他生活在一起,慢慢地对他这个人了解得很多。我想 他这个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诚实。如果你问他,最近有没有跟别的 女孩子约会过,倘若他有过,他一定不会说谎,他会闪烁其词,或者 干脆老实交待。他的这种品行给了我一种最基本的稳定感;同时也给 了我一种根本上的不安全感:他太诚实了,他就会诚实地听命于内心 的声音,那么外界的因素就很难影响他。所以,对于他的自传,我相 信他笔下写的一定是他以为是真实的事情,虽然当事的别人可能不这 样想。 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却并不是那些婚爱经历,以及某些故事,而是 他成为现在这个他的心路历程。他投入地爱,投入地工作,因为投入 他就享受到了来自亲情、爱情、工作的全部欢乐和折磨。他写出了他 的欢乐和困惑。他并不是天生超脱的人,他的许多通达的哲理,其实 都是他的自解自劝。很多事情他想不通或是感到难过,他就要试着劝 解自己,这个劝解的过程许多就变成了文字。他总是说,作家有两个 自我,一个自我在投入地生活,另一个自我在看这个自我的生活。我 倒觉得他是一个一直睁着“内在的眼睛”的人。世界是他认识自我的 一个工具而已。他经过一切路途,最终抵达的都是他自己的精神世界。 所以,他的外在的经历和尘世的悲欢,都是他精神生活的养料。因为 他过于重视内在的感受,外在的遭际无论多么悲惨,都不能真正地摧 毁他。经由这本自传,读者会了解到他是怎样从一个敏感的少年变成 今天这样一个历尽沧桑的哲人。 我无法为国平的这本书做出什么评判。我既不能拿他的书跟别人 的来比,也没办法说它不好。我见证了他的部分生活,认识了他生活 里的许多人,在部分意义上说,我是他的一个“同谋”,那么我说什 么都会有失客观和公平。我真正满意的是,我们一起建立了现在的家, 这个家给了他一种可以无拘无束回忆往事的心境,和一个他觉得愉快 的地方。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