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曝光后,美国政府的虚伪与美国文化 中残忍的一面越来越暴露在世人面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恐怖主义者? 在最新出版的《天涯》第4期上,阿明的《美国的意识形态》可以让 人们追溯一下那个“恐怖的起点”,再看看这种恐怖又在怎样持续着。 沙蕙的影评介绍了获得2003年度戛纳电影节两项大奖的影片《大 象》,同时也让我们再次回顾了那场发生在1999年美国科伦拜恩的校 园血案。文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线索:发生枪击案的科伦拜恩的 支柱产业正是军火业,专门制造远程导弹,当地居民或直接或间接地 成为导弹的制造者,据说两位少年杀手的父亲就是军火厂的工人,从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卷入战争。当导弹在陌生的土地上 爆炸时,他们也需要为死亡和鲜血背负道义上的责任。当美国人为发 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恐怖行为”而咒骂时,他们是否能想到,这也 许是他们发射出去的导弹产生的余波呢? 后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符号的覆盖。我们也许就像《黑客帝国》 所描述的未来人一样,被困在一个由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而无法自 拔。而在这样一个符号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着符号的霸权,存在着符 号的压迫和斗争。南帆的《符号的角逐》一文将带我们去云谲波诡的 符号领域看一看那里的血雨腥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