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如果都来封杀记者


来源:   
2002-08-18

  8月初,兰州市公安局致函当地6家媒体,说16名记者发表过影响警察形象的“失实、错误”报道,今后不准这16名记者再去采写当地各级公安机关的新闻。
  这6家媒体的16名记者都写了哪些“失实”文章呢?比如,《我是警察我怕谁》《车道塞车置若罔闻 记者采访遭遇拳脚 酒醉交警耍岔》《西固公园路发生令人寒心一幕 警车挂倒男孩竟扬长而去》《警察开警车为亲戚“出警”》《交警带人砸影楼 公安形象遭玷污》……
  这些文章,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批评而不是表扬,因而,触怒了对方,进而扣上“失实、错误”的帽子,欲封杀16名记者。但经《南方周末》记者的调查,这16名"不受欢迎"的记者,所写的文章,大都属实,并非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退一万步来说,这些文章,即使是“失实”的,是“错误”的,公安局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可以向媒体的主管部门申诉,以求解决。申诉不成,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其侵犯警察或市公安局的名誉权,说不定还可以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名誉赔偿费呢。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竟像法盲似的,给报社发个函,以图达到封杀记者之目的呢?“函”,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公安局不是管辖记者的上级机关,如果它有剥夺记者的采访权,那么其他机关是否也有这个权力?依照兰州市公安局的荒谬做法,矿业局、城建局、交通局、教育局、商业局……不是都可以给报社发个函,不准记者到他们系统采访吗?这样一来,什么批评稿、曝光稿、挑刺稿不是都可以绝迹了吗?没有了舆论监督,我们的世界,对个别人来说,将会变得非常“美好”。
  桥梁垮塌的事件发生了,就如同没有发生一样,谁的责任也用不着追究,它该塌了!小煤矿因瓦斯爆炸造成了几十人上百人的死亡,黑心矿主花上几个臭钱,不是什么都可“摆平”吗?黑煤矿还可以继续挖下去。商店里假冒伪劣盛行,能骗就骗,能欺就欺,倘若有人纠缠,最多赔上几个钱,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学校乱收费,甚至恶意体罚、打骂学生,只要不曝光,教师还是“好教师”,用不着作检查,什么手段都可以继续使用……这一切,都会如同兰州市那些“率众伤人”、“打骂记者”、“警车挂倒男孩”、“交警带人砸影楼”的警察一样,被上司几句美言就可以开脱了。谁若指责、批评,统统可以一言以蔽之:“损害了警察形象”、“损害了矿主形象”、“损害了商人形象”、“损害了教师形象”……
  媒体是党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如果对那些损害人民财产、危害人民生命的大事,不再“鼓与呼”了,那就意味着麻木与沉默。坏事报纸上不见了,那还不是“形势大好”,到处“莺歌燕舞”吗?
  而在“莺歌燕舞”的背后,却是许多善良人的眼泪与悲伤。
  鉴于此,甘肃省委书记宋照肃提出:新闻不仅要宣传,而且要监督,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舆论监督要准,不能敷衍了事(8月8日《南方周末》)。宋照肃的言论,是对兰州封杀记者的否定,也是对记者的褒奖。
  □郭振亚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