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理财 休闲 娱乐 健康 女性 人才 房产
 
 
青未了 人间 读书 生活广记 精选连载 文学圈
市井 小小说 故事新编 新作 专栏 青未了论坛

“武大郎”改行


来源:   
2002-10-03

  在杭州市吴山广场的复古街,笔者偶然看到“武大郎”的招牌,招牌下面是一些烧烤的器具,器具后面站着一个貌似武大郎的“店小二”。在异地他乡看到山东老乡备觉亲切,便欲近前买两个烧饼吃。走近却知店家卖的绍兴臭豆腐和烤肉串,并无烧饼可卖。
  “老乡,你怎么改行了?”我没有怀疑面前武大郎的山东老乡身份。
  “是啊!”张嘴竟一口绵软的吴语,“卖烧饼不挣钱,我只有改行了!”
  “啊?你不仅改了行,乡音也改了!”我惊叹。
  这时,又有几个显然也是冲着武大郎招牌来的顾客,他们嘟哝着招牌上的几个字,听口音显然是我们山东人,只不过没有像我一样光顾“武大郎”而是径直走向了近旁的“景阳冈”。随着他们的身影,我的视线落到店内“三碗不过冈”五个赫然醒目的大字上。店小二全是“壮士”打扮,“孙二娘”悠然坐于柜前,一派当仁不让的架势。进进出出的“店小二”,拉着长音喊着“来啦——”,真有一种置身“水浒”的感觉。于是,我也忍不住走进去掏了几两“纹银”,算是给“梁山好汉”做了点贡献吧!
  由此,我不得不感叹商家的精明。在风景这边独好的“天堂”,向“武大郎”伸手要钱还真是让人想不到。这显然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对于精明的浙江人来说,吃“武大郎”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例子。赚钱是好事,更何况武大郎除改了行以外(毕竟对于南方人来说,吃烧饼确实不如吃臭豆腐爽),并没有去赚什么黑心钱,一样地靠劳动吃饭。打着“武大郎”的旗号赚钱让我这个山东人心服口服。如果如我等纯正的“武大郎”站在那里是不是更地道呢?然而却被浙江人先行一步了。浙江人的经济头脑着实令人佩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没有财商也是不行的,这恰恰是被我们很多人忽略了的。有一种观念“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精明的浙江人千方百计地将各种积蓄盘活,将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盘活,甚至于把“文化”盘活,把每一点一滴的头脑都用在刀刃上,即使取个店名也要想想这个名的广告效应,下一步如果再先行注册个商标,武大郎有了浙江“护照”,有了“绿卡”,我们这些老乡充其量只能在看着他腰缠万贯之后,叹一声:他原籍是我们山东的!
  □东方雨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