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结婚典礼,是带有互动性质的戏剧。新郎新娘是被动的演员,众亲友是主动的观众。有个年轻人对我说,他结婚时不要这样的形式,他要办个西式的酒会或自助餐,长条桌上放着吃的,大家都站着,随意走动交谈,只在边上为老年人设一两桌坐席,这样,就不会出现众人大吃大喝、新郎新娘一桌一桌敬酒、还一桌一桌被纠缠的场景。 我听他这样说,有点吃惊,因为我不觉得他讲的那个场景令人受不了。以前、尤其是农村的婚礼,之所以放纵成那个样子,是跟经济条件有关,平时没有大吃大喝的机会,也没有什么娱乐,参加婚礼是出了份子的,所以要滥用一下份子带来的权利——闹一闹婚礼。现在,还有那么大的闹劲吗? 我没见过西式的婚礼,从影视给予的片段经验看,好像不像中式的婚礼那么世俗化——在教堂里看结婚仪式,听新郎新娘互许终身,给人以神圣严肃的感觉,自然要正襟危坐。仪式完毕后,参加宴会舞会,也是文质彬彬的。第一支曲子,总是大家看新人跳舞,看完了礼貌地鼓掌。这样的婚礼,就算有娱乐性,这娱乐也像看歌剧,对观众是有要求的,观众的举止要比平时提高一个档次。而在中式的婚礼上,观众倒可以往下放松一个档次,可以不拘于平时的礼数,去为难新娘,还可以闹洞房,玩恶作剧。 但是现在,洞房是没有可闹的了,婚宴上闹婚礼的自发性也逐渐消失了。既没有教堂里神圣的仪式,又不闹恶作剧,不上不下,跟平时的party差不多,还能有什么值得记忆的气氛呢?所以专司婚礼的主持人就应运而生了,他们的职责就是造气氛,用言语调侃、烘托新人,保持婚礼的戏剧性。不过这些人的台词也能让人听出经久不换的职业特性,编造的恋爱经历常常离新人相差十万八千里,使得趣味大减。 还有的主持人只顾自己耍嘴皮子,忘了互动的特点。其实在婚礼上常有一些小小的恶作剧,之所以久玩不腻,全是因为互动。我最喜欢看男士让新娘点烟,一根火柴又一根火柴,总让你点不着。在这种游戏里,有一种心理的相互测度,新娘害羞也好,假怒也好,耍泼也好,总之越有反应,越不让你得逞,直到新娘尴尬了,不知如何是好了,到了这个地步,娱乐性就消失了,男士就放你一马了。我想我喜欢这个游戏,可能是因为它比较微妙,有回合。但是如果人太多,重复点烟,也会让人不耐烦,那倒不如听主持人胡说一通,把一个过程哄完拉倒了。 □刘丽明
|
|